臨界點,後期張邁再收拾起爛攤子來就是一場大災難。
不過有一句話耶律德光沒說,那就是,他其實也拖不起。
上京的積蓄雖然豐富,但經過一個月前的大移民之後,所剩就有限了。要提供臨潢府界內十幾萬軍馬的補給,耶律德光也不可能長久地耗下去但這還不是耶律德光最忌憚的,他最忌憚的,是來自南方的威脅。
拖一拖楊易,打擊一下他的先鋒,讓鷹揚軍失去去年攻破漠北之後的銳氣,這就是契丹人的如意算盤。但他們卻絕不能無限制地等下去,因為說不定什麼時候張邁就能統合好後方,率領兵馬北上如果等到那個時候,而石敬瑭又不能拖住張邁的後腿,那契丹可就完了。
因此在某個節骨眼上,雙方其實正在產生一個微妙的默契,那是雙方都覺得對自己最有利的決戰時機。
而此刻,這個節骨眼快到了。
嗯,或者說,就在耶律德光認為這個節骨眼“快到了”時,楊易已經決定先發制人!
“時間到了!”楊易下令:“不等南方的訊息了!戰!”
這一日,風和日麗,適合踏青。
但作為先鋒的柴榮卻沒有任何寫意的計劃,他率領六千多兵馬,開始進攻契丹的左翼他的兵馬才越過雷池界線,上京城就開出了一支同等數量的騎兵。
柴榮的人馬,是他的核心戰力,包括兩個府的孤兒軍,三大勇士所率領的三個胡營,三個一千多人的部落軍大隊。
出城追擊的契丹。是五千東海室韋。
在過去的十天裡,雙方做過不止一次的試探戰與挑釁戰了,契丹和唐軍的相互試探戰一直都是如此。唐軍開出多少兵馬,契丹也不會派出壓倒性兵力的阻截部隊這似乎是一種暗示與示威:我們契丹男兒的戰鬥力,並不在你天策唐軍之下!
同時這也是一種奇怪的默契,似乎如此做。雙方就能將戰鬥剋制在區域性戰場與戰術試探之中。
以往,契丹一旦出城,唐軍就會被迫放棄既定目標,調整行軍方向迎敵。
但這一次柴榮沒有理會上京的人馬,他繼續開進,兵馬繼續開向契丹左倚段的營寨,而將自己的後背賣給了來自上京的騎兵從兵法上來說,這可是大忌,如果整個戰場只有這兩支部隊的話。
但就在五千東海室韋出城之後。唐軍陣營中又開出一支人馬那是來自天策的右路軍,石堅派出了五千部落騎兵,投入戰場,奔襲五千東海室韋之後。
上京城頭,耶律頗德透過千里鏡發現之後,馬上再派出五千渤海軍,側面擾襲石堅所派出的部落軍,要將他們截住。
唐軍的前鋒部發現後。馬上派出五個千人大隊的部落軍,開向剛剛出城的五千渤海軍。
耶律頗德發現後。馬上再派出一支兵馬作為響應。前兩支開撥出城的人馬,都是從上京的南城門經過漢城出發,去保證雷池界線不被唐軍打破,但這一支人馬,已不再從南門出發,而是從西門乾德門。迂迴要將唐軍前鋒的五個千人大隊包抄起來!而且人數多達一萬人!
石堅聽到訊息,馬上再派一萬大軍投入戰場。
“咿!來了!終於來了!”耶律頗德感慨了一聲。
原本耶律德光已經準備好明日結束戰術試探,開始進攻,雖然契丹也已經準備妥當,但畢竟讓楊易趕前了一天。掌握了這場決戰的主動權。
然後,整個上京城,號角就一遍又一遍地吹響起來,所有高層將領一聽號角,就知道戰術試探已經結束,正式的決戰來臨了!
已經出城的遼軍人馬,都還沒有與各路唐軍正式接戰,而上京城內,各路兵馬則人配甲、馬就鞍,將近十萬人都已經整軍準備出發!
拔野聽到號角,發出了一道煙花。煙花在空中炸開,那是一把利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