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是很滿意的。
“書記,我建議市政府副秘書長師嚮明任城管局長,你看看是否可以。”劉燦輝說。
師嚮明是午陽的前任市長留下來的老人,午陽將其從副處級提到了正處級,既然劉燦輝不喜歡,也只能這樣了。
“可以。師嚮明在機關呆久了,該下去幹點實事了,他留下的位置,你提名吧。”
柴榮說:“書記,我們還是先研究自治縣的主官人選吧。我覺得,強健同志是從政府出去的,任縣長太屈才了,將自治縣這個窮地方給他發揮一下。”
“行。自治縣的縣長我就提名了。這個人叫湯小龍,是西南公司的辦公室主任,正處級幹部。學識水平、工作能力和個人操守都是不錯的,唯一缺乏的就是地方工作經驗。沒經驗沒關係,正好就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沒有什麼桎梏。強健敢打硬仗,湯小龍處事冷靜,思路清晰,兩人搭班子,應該會相得益彰的。郭部長,組織部去調查瞭解一下。覺得可以就上常委會吧。”
劉燦輝說:“書記看中的人,肯定錯不了。招商局去年以來,取得這麼大成績,與幾個局長、副局長的工作能力是分不開的。我建議將陳一帆放到縣裡幹一屆縣長去。”
“柴榮同志。你怎麼看?”
“我覺得可以,起碼會帶動一個縣的招商引資工作。有了資金,經濟建設就上來了嘛。”
“好,就讓他接替強健同志吧。下面,我們就一些副職的擬任人選研究一下。”
柴榮說:“書記。我對東區和北區的工作還是有意見的。南區的工作,今年以來還是很有起色,可是那兩個區就沒有什麼大起色,我看幹部是主要因素。古人云,治國就是治吏嘛,咱們調整一下主要負責幹部,是很有必要的。”
午陽問:“燦輝同志。去年和今年上半年,城市各區的稅收情況是怎麼樣的?”
“去年稅收第一是開發區,有7個多億,南區6個多億。東區4個多億,北區不到4個億。今年上半年開發區跟各區的距離仍在拉大,同比增長150%多,北區增長最少,不到10%,估計這種情況將長期延續下去。”
“看來不調整幹部是不行了,但是現在剛剛起步就被拉下一大截的情況,也不是靠調整幹部就能夠一蹴而就的,我們必須有這個思想準備,要不然新上任的幹部思想顧慮會很大的。”
柴榮說:“先調整兩個區長看看,市政府接待處的處長年齡到線了,政協辦公室主任也到線了,就別幹到年底了,這次就調整到位,形勢逼人啊。”
“好,從縣裡調兩個縣長上來任區長,燦輝同志去給他們把把脈,看看癥結在哪裡。柴榮同志和區委書記談話,給他們敲敲警鐘,要求他們支援新區長的工作,不行就也進行調整。”
柴榮笑道:“書記,這不是誡勉談話嘛,不好吧,萬一人家就此撂挑子,市委還沒辦法安排呢。”
“不存在不好安排的問題,報請省委,多設幾個調研員、助理巡視員就是了。對了,燦輝同志,政府牽頭,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加,組織對水利工程進行巡視,也進行審計一次,如果確實搞得好,我們提升郝亦男為助理巡視員,搞得不好,該怎麼辦就怎麼辦。”
劉燦輝說:“好吧,我們先研究哪兩個縣長調上來吧。”
午陽對調誰是無所謂的,只要能將經濟建設搞上去就行了,不管是不是自己的親信都沒關係。倒是項陽的問題需要解決了。劉燦輝是董書記的人,肯定對提拔項陽有意見,只能爭取柴榮的支援了。所以,在確定了兩個縣長人選後,午陽說:“柴榮同志,燦輝同志,王銀清同志退休是很快的事情了,如果上級不安排人過來,政協就還有一個職位可以安排,你們是不是也考慮一下。”
劉燦輝說:“書記,我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