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嗎?何必再四處尋覓,徒費錢財呢?”
兒子們也覺得有理,便一同去勸說蘇老爺。而兒媳們早已與女子說通,雙方皆欣然同意。
於是,蘇家張燈結綵,擺了一桌豐盛的家宴,眾人歡歡喜喜地喝了幾杯酒,蘇老爺與女子就此結為夫妻。
過了些時日,忽然有兩個男子前來拜訪,一個自稱是女子的兄弟,一個是她的兒子。他們言說:“四處尋找,才得知母親在此處。”
女子走出房門,兒子見狀,當即跪地求饒,兄弟也在一旁代為求情。女子佯裝怒氣未消,對著兒子一頓數落責罵。
蘇老爺趕忙上前勸解,待女子情緒平復後,兄弟與兒子又勸說女子回家。女子卻罵道:“我在此處生活安穩,衣食無憂,為何要回你那受苦之地?你看這家中的媳婦,待我何等孝順。”
兒子這才知曉母親已改嫁蘇老爺,便向蘇老爺行禮道:“今後您便是我繼父了,母親能有此歸宿,實乃萬幸。”言罷,未留下用餐,便告辭而去。
此後數月,他們又往來了幾次。一日,兒子前來告知:“家中孫兒即將行聘,請爹孃與哥嫂一同前往,共飲喜酒。”
女子回道:“兩位嫂嫂怕是不便到咱家去吧,我與你爹、兩位哥哥同去便是。”
次日,女子與蘇老爺父子三人前往赴宴,直至傍晚,才酒足飯飽而歸。
又過了月餘,孫兒再次登門,說道:“明日孫兒完婚,請全家長輩一同觀禮。尤其是兩位大娘,定要前來,為家中增添光彩。”
次日,兩位兒媳精心梳妝打扮,與公婆丈夫一同前往。迎接他們的是女子那病懨懨的兒媳,只見她面容蠟黃,身形消瘦,一副弱不禁風的模樣。
傍晚時分,女子的兒子前來邀請母親與兒媳前去迎親,並對兩位嫂子說:“鄉間習俗,女眷皆要前往。若嫂嫂們不去,恐遭來親輕視。”
女子對兒子說:“你媳婦雖身體不適,但如今已身為婆婆,此事應由她去便可,何必勞煩兩位嫂嫂?”
兒子忙說:“娘子久病在床,行動不便,禮數恐有不周,怕被來親笑話。若兩位嫂嫂能去,咱家面子上也好看許多。”女子略作思索,點頭道:“這倒也是。”
兩位兒媳本就好奇鄉間婚禮的熱鬧,聽了這話,便欣然應允。四人結伴出門,然而過了許久,卻不見她們歸來。
兒子見狀,心中疑惑:“奇怪!我去看看。”又過了片刻,孫兒身著新郎服飾,也說道:“祖父且寬坐,孫兒也出去瞧瞧。”說罷,緩緩走出家門,只留下蘇老爺父子三人在堂前等候。
可等了許久,仍不見一人回來。父子三人腹中飢餓,兩個兒子便走進廚房檢視,卻見爐灶冰冷,毫無煙火氣息,全然不像是辦喜事的樣子。他們心中疑雲密佈,出來告知蘇老爺。
蘇老爺手持燭臺,走進內屋一照,只見屋內空空蕩蕩,沒有一件箱籠衣物,只剩下幾張桌椅孤零零地擺在那裡。蘇老爺大驚失色,心中慌亂不已。
等到天亮,他急忙出門詢問鄰居:“那家人去了何處?”鄰居們皆搖頭表示不知。
蘇老爺又問:“這房子可是他們的?”
鄰居回答道:“這是鎮上李員外的房子,數月前租給了這家人,不知他們做些什麼。你們是親戚,往來頻繁,怎反倒來問我們?”
蘇老爺接連詢問數家,皆是同樣的答覆。這時,一位見多識廣的鄰居說道:“恐怕這是一夥騙子,你們怕是上當了,連兩位兒媳都被他們拐走了。”
蘇老爺父子三人聽聞此言,如遭五雷轟頂,頓時慌了手腳。他們像沒頭的蒼蠅一般,四處尋找兒媳的蹤跡,卻一無所獲。
無奈之下,只得寫了狀子告到官府。官府雖發出緝捕公文,但茫茫人海,猶如大海撈針,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