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印度得按照合同,支付額外的授權費用。
至於槍彈,同樣得向俄羅斯支付專利授權費用。
此外,就是糟糕的後勤保障體系。
其實,在新德里儲存了足夠多的彈藥,特別是槍械的子彈,但是很多彈藥根本無法運送到前線。
為啥?
道路太過糟糕,而且沒有足夠多的運輸車輛!
雖然西北地區是印度的核心地區,道路網路極為密集,但是很多都是鄉村公路,通行能力非常糟糕。
此外,巴基斯坦空軍一直在轟炸印軍的運輸車隊。
根據巴基斯坦空軍釋出的戰報,從開戰到現在,已經炸燬了上萬臺運輸車輛,大部分是重型卡車。
要命的是,這些卡車,大部分是舶來品!
印度不是沒法生產重型卡車,只是產量非常低,而且效能極為糟糕,一些關鍵裝置還需要進口。
比如,重卡專用的柴油機,印度就幾乎全部需要依靠進口。
後勤保障跟不上,前線的印軍拿什麼去作戰?
其實,類似的問題,在巴軍中也存在。
只是,並不嚴重。
為啥?
華夏一直在支援巴基斯坦。
開戰20多天,華夏已經向巴基斯坦提供了近10萬臺車輛,而且以重型卡車為主,還有不少的工程車輛。
此外,“安固”公司也一直在為巴基斯坦培訓相關人員,比如卡車司機。
正是如此,巴軍的後勤保障問題才沒有暴露出來。
雖然後勤補給能力算不上強大,但是至少能夠為前線作戰部隊提供足夠的彈藥,不存在彈藥跟不上的問題。
對印軍來說,現在要考慮的問題不是反攻克什米爾,而是如何守住伯坦果德。
當然,往嚴重的說,其實是在伯坦果德淪陷之後該怎麼打。
守住伯坦果德?
那是做夢!
為啥?
隨著東部防線被巴軍突破,伯坦果德被巴軍包圍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先不說別的,只是該地的200萬平民,就足夠讓印軍頭痛的了。
要知道,在被巴軍包圍之後,伯坦果德存量很快就會耗光。
然後怎麼辦?
恐怕,不等巴軍打進來,印軍就完蛋了。
突圍?
除非調動其他地區的主力部隊,不然伯坦果德的印軍根本沒辦法突圍,也不可能突破巴軍的包圍圈。
在拉合爾就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讓步兵去衝擊巴軍的防線,那就是讓官兵去送死。
此外,拉合爾的慘敗,已經重創了印軍計程車氣。
如果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恐怕守衛伯坦果德的印軍會立即繳械投降,甚至幫助巴軍維持秩序。
為啥?
如果伯坦果德發生動亂,巴軍未必會入城。
巴軍不來,怎麼解決吃飯的問題?
200萬張每天都要吃飯的嘴,那可是個天大的問題。
其實,這也是巴軍必須考慮的問題。
佔領伯坦果德,真的有必要?
先不說伯坦果德有多大的價值,只是讓200萬人填飽肚皮,就是一個天大的麻煩。
其實,這也是雲龍建議巴軍不要攻打伯坦果德的關鍵所在。
戰爭遠沒到說結束的時候,為什麼要給自己增添負擔?
哪怕印軍在該方向上雲集重兵,因為後勤保障跟不上,也沒多大威脅。
只是,已經打到這個地步,該怎麼辦?
對巴軍來說,當前唯一的辦法,也許就是圍而不攻。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