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藥兒。”公孫策道:“令媳現在哪屋?”婆子道:“在東屋裡呢,待我告訴她/說著,站起,往東屋裡去了。只聽說道:“媳婦,我給你請個先生來,求他老看看,管保就好咧。”只聽婦人道:“母親,不看也好,一來我沒有什麼大病,二來家無錢鈔,何苦妄費錢文。”婆子道:“噯喲!媳婦呵!你沒聽見先生說麼,‘貧不計利’;再者‘養病如養虎,。好孩子,請先生瞧瞧罷。你早些好了,也省得老孃懸心。我就是倚靠你,我那兒子也不指望他了!”說至此,婦人便道:“母親,請先生過來看看就是了。”婆子聞聽,說:“還是我這孩子聽說。好個孝順的媳婦!”一邊說著,便來到西屋,請公孫策。公孫策跟定婆子來至東間,與婦人診脈。
原來醫者有“望”、聞”、“問”、“切”四條,又道:“醫者易也,易者移也。”故有移重就輕之法。假如給老年人看準脈息不好,必要安慰,說道:“不要緊,立個方兒,吃與不吃均可。”後至出來,方向本家說道:“老人家脈息不好得很,趕緊預備後事罷。”本家問道:“先生,你為何方才不說?”醫家道:“我若不開導著說,上年紀的人聽說利害,痰向上一湧,那不登時交代了麼?”此是移重就輕之法。閒言少敘。
且說公孫策與婦人看病,雖是私訪,他素來原有實學,所有醫理,先生盡皆知曉。診完脈息,已知病源。站起身來,仍然來至西問坐下,說道:“我看令媳之脈,乃是雙脈。”尤氏聞聽,道:“哎喲!何嘗不是。她大約有四五個月沒見……”公孫策又道:“據我看來,病源因氣惱所致,鬱悶不舒,竟是個氣裹胎了。若不早治,恐入癆症。必須將病源說明,方好用藥。”婆子聞聽,不由的吃驚:“先生真是神仙,誰說不是氣惱上得的呢!待我細細告訴先生。我兒子在陳大戶家做長工,素日多虧大戶幫些銀錢。那一天,忽然我兒子拿了兩個元寶回來……”說至此處,只聽東屋婦人道:“此事不必說了。”公孫策忙說道:“用藥必須說明,我聽的確,下藥方能見效。”婆子道:“孩子,你養你的病,這怕什麼?”又說道:“我見元寶不免生疑,便問這元寶從何而來。我兒子說,只因大戶與七里村張有道之妻不大清楚。這一天陳大戶到張家去了,可巧叫他男人撞見,因此大戶要害他男人,給我兒兩個元寶。”說至此,東屋婦人又道:“母親不消說了,此事如何說得!”婆子道:“兒籲,先生也不是外人,說明了好用藥呀。”公孫策道:“正是,正是,若不說明,藥斷不靈。”婆子接說:“給我兒兩個元寶,正叫他找什麼東西的。原是我媳婦勸他不依,後來跪在地下央求。誰知我不肖的兒子不但不聽,反將媳婦踢了幾腳,揣起元寶,賭氣走了未回。後來果然聽說張有道死了。又聽見說接三的那日,晚上棺村裡連響了三陣,彷彿炸屍的一般,連和尚都嚇跑了,因此我媳婦更加憂悶。這便是得病的原由。”
公孫策聽畢,提起筆來寫了一方,遞與婆子。婆子接來一看,道:“先生,我看別人方子有許多的字,怎麼先生的方兒只一行字呢?”公孫策答道:“藥用當而通神。我這方乃是獨門奇方。用紅錦一張,陰陽瓦焙了,無灰老酒沖服,最是安胎活血的。”婆子聞聽,記下。公孫策又道:“你兒子做成此事,難道大戶也無謝禮麼?”公孫策問及此層,他算定此案一明,尤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