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空停留和中途改變方向。相隔太遠,更難一氣到達,至多隻是由當地往來峰洞這一段,過此便要停頓,行法再起。時見姑茫跑得太快,打算趕向前頭迎阻,不料姑茫忽然飛起。等到越向前去,二次想再起追,姑茫已越飛越高,沒入遙空陰雲之中,不知去向。魯孝情急,仍然跟蹤急追,起落了兩次。”連獸口那一點寒光也不再見。又聞姑茫嘯聲由身後傳來,當是喚他,忙往回趕。回到原處附近,嘯聲越聽越遠,以至於無,知是故意引他回來,不令窮追。
這時正當大雪封山之際,四外天邊暗雲低壓,一片冥濛,連看都看不見,如何追法。魯孝氣急,雙腳亂跳,本忿勿惡不該如此冒失,欲與爭論,繼一想:“娘常說,共只兄弟二人,都是娘身上的肉,爹又不在,務要彼此親愛,天大的事,也看娘面,不可爭吵。又聽姑茫行時低嘯,甚是親呢,對於自己似仍依戀,它那內丹、法牌還在仙婆手上,多半還要回來。”心氣漸平。勿惡也已迎來,本來面帶愧忿神色,及見兄弟沒有怪他,方始轉和。
魯孝一問,原來姑茫不僅威震群獸,更能口吸飛鳥,在二三十丈以內,不論烏魯,被它略一呼吸,便到身前,再張口一噴,多猛惡的東西也難活命。勿惡本不知道,也是姑茫多事,附近烏魯該死。先是下雪以前,勿惡背了魯孝往看姑茫,與它送些山果去吃。姑茫原因兩小上次打了兩隻野雞,當日恰有雞群飛過,便吸了幾隻下來,準備小主人來時帶回同吃。被勿惡走來看見,人獸都靈,日常相見,已能作勢會意。勿惡正用手口比問間,忽由側面掩來一隻大豹,正是上次追趕兩小豹群之首,因人未吃成,所生小豹為兩小所殺,所偶公豹為妖徒所殺,將豹皮剝去,剩下殘屍,又被野狼拖向左近,被母豹尋來發現,卻當兩小所為,懷仇甚深。知道人在峰後一帶居住,人慾尋仇,震於前聞嘯聲,不敢冒失。雪天乏食,腹中飢餓,特地來此尋找。因從側面掩來,又未再聽嘯聲,一見仇人在彼,以為洞中還住有人,正欲大嚼一頓。勿惡固未覺察,姑茫耳目嗅覺何等靈敏,早已發現,如何能容,張口一嘯,那豹聞聲膽裂,僵仆在地。勿惡也驚顧縱開。姑茫再一呼一噴,一股火煙射向豹頭,豹便死去。勿惡初見姑茫神通,喜得亂蹦。因姑茫不吃豹肉,便連雞帶豹拖了回去。魯瑾說豹肉不好吃,只將豹皮留下,用做冬天的衣服。勿惡不令告知兄弟。、由此起獨個兒又去了幾次。
這日發現鹿群,仗著天生快腿,飛步追上,打死了一隻。間知乃母,鹿肉好吃,越發高興。這日大雪之後,又去山下,本意多打幾隻回山,醃來過冬,不料一隻也未尋到。後向姑茫訴苦,姑茫呆了一會,似在尋思,忽然吼嘯作勢,令勿惡藏起,隨由口內發出一種異聲,半晌不絕,約有頓飯光景。忽見兩鹿垂頭喪氣跑來,勿惡當時殺死帶了回去,這才知道姑茫還有這等本領。次日一早,便趕了去,說以前幾為群豹所傷。實在可惡,早想報仇,未敢前往,定要姑茫用昨日嘯聲將豹引來,殺死報仇。姑茫始而不肯,嗣經勿惡再三纏磨央告,姑茫方始應諾,張口先噴出一股羶氣,隨即低聲長嘯起來,隔不多時,便有大群野獸擁來。跟著又低吼了一聲,後面群獸宛如皇恩大赦,紛紛鼠竄而逃,晃眼淨盡,一個未留。勿惡急喊再殺幾個,已經逃光。二次又逼姑茫引獸來殺,姑茫不聽,只把由附近飛過的野雞吸了幾隻下來。勿惡仍是堅持要殺群豹,姑茫也堅持不理。後來勿惡發怒,持斧砍去,誰知那斧乃是神物奇珍,竟將山石砍裂大片,破了洞口禁制,姑茫也就此脫身而出。
魯孝問知經過,只得合力將獸皮剝下,砍來毛竹山藤,將雞鹿分幾次抬回洞去。魯孝想念神獸姑茫,每日俱往石洞探望,均未見著,只得盼見仙婆再說,始終不曾埋怨兄長一句。魯瑾怪勿惡冒失,致將父親遺留的神獸失去,魯孝還在旁勸說。母子三人,每日都在盼望,能將姑茫找回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