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數以億計的狂熱信徒,而是持續了數百年之久的翻譯運動,是坐落在巴格達,匯聚了人類數千年文明精華的智慧館藏書!
刨去華夏文明自成一脈,傳承不絕不去說,西方與阿拉伯世界曾經出現過兩個最為重要的文明結晶。
一個是亞力山大圖書館,另一個就是巴格達智慧館了。
。。。。。。
亞力山大圖書館塵封著古希臘數千年的智慧結晶,最終毀於戰火,其中的藏書幾經輾轉,最後也湮滅在羅馬教會圖書館的大火之中。
是以中世紀的歐洲對他們的祖先希臘和羅馬留下的財富、傳承僅僅只剩下恢弘的羅馬城,還有雅典帕特農神廟的斷壁殘垣,是阿拉伯人拯救了那些上古智慧,使得希臘和羅馬的輝煌能在千年之後重回歐洲。
什麼叫文藝復興?
就是復興古羅馬和希臘的文化底蘊!
。。。。。。
從公元八世紀開始,阿拔斯王朝的哈里發們作出一個決定,為適應帝國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發展的需要,實施博採諸家、相容幷蓄的文化政策,開明的阿拉伯帝國投入重資,大力倡導將古希臘、古羅馬、波斯、印度等國的學術典籍譯為阿拉伯語。
於是,一群摒棄宗教差異、放下種族仇恨、克服語言鴻溝的偉大學者們,幾乎把全世界幾千年文明的結晶匯聚到巴格達,翻譯整理,儲存在巴格達智慧館之中。
。。。。。。
這其中,涵蓋了有關哲學、邏輯學、政治學、天文學、數學、物理學、醫學、鍊金術、地理學等,幾乎所有的學科門類。
包括:
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工具篇》、《範疇篇》、《解釋篇》、《邏輯學》、《物理學》、《倫理學》。
柏拉圖的《理想國》、《法律篇》。
畢達哥拉斯的《金色格言》。
波爾菲利的《邏輯學入門》。
歐幾里德的《幾何學原理》。
後來,這項事業甚至上升為阿拔斯王朝的重要政治方針,延續兩個多世紀,一直到今天。
巴格達的智慧館中,不但留下了亞力山大圖書館的火種,同時把東方和阿拉伯世界的文化融入其中。
再過三百年,文藝復興中的歐洲就是把巴格達智慧館中的珍貴文獻重新翻譯回來,以此來奠定了現代文明的基石。
不誇張的說,從文藝復興讓歐洲覺醒,到大航海時代讓歐洲崛起,再到第一次工業革命讓歐洲稱霸世界,後世所謂的科學、哲學,甚至是律法、西方價值觀,其萌芽盡出於此。
這些文明進階的所有功勞都來源於智慧館,這樣一個驚世寶藏,唐奕怎麼可能不心生貪念?怎麼可能眼睜睜留給歐洲人?
況且,身為穿越者,唐奕比任何人都清楚,現在的巴格達智慧館已經今非昔比,可謂是千載難逢之機!
如今,塞爾柱人雖然名義上還是哈里發之下的蘇丹,可是實際上,他們已經是巴格達直正的主人。
而這些崇尚極端教義的土庫曼人可不會像保護生命一樣保護智慧館,相反,他們認為智慧館中的藏書都是邪惡的智慧,是不應該被留在巴格達的。
他們不但終止了持續了幾個世紀的翻譯運動,而且讓這個人類智慧的結晶逐漸蒙塵,否則歐洲人又怎麼可能把阿拉伯人視若珍寶的智慧館搬回歐洲,開啟什麼文興復興?
。。。。。。
讓唐奕帶著涯州軍衝進巴格達生搶,顯然不是那麼容易的。
所以,為了這個大寶藏,one piece,他不但把宋為庸先放在了一邊,在阿拉伯海多繞了一小段,而且還低聲下氣,第一次委曲求全,想做一回溫柔的唐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