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的整體觀,那是一心三觀的即空即假即中。這裡的觀是屬於對治觀。對治觀就是說,有可能修空觀,修空觀是引導到清淨心;有些地方是在修假觀,特別是口安樂跟意安樂,修假觀,引導到菩提願。身安樂的修空觀是引導到清淨心。所以這個觀是指空假二觀的一種引導。
第三個是慈悲,慈悲的誓願。
也就是說,以止、觀、慈悲成就大乘的戒定慧。這個戒、定是止行,調伏;慧是觀行,是引導。我們就是用止、觀跟慈悲三法,首先調整我們的身、口二業, 接著調整意業,最後端正我們的菩提願。整個修行四安樂行,雖然它的所緣境有身、口、意、誓願,其實它的方法就是止、觀跟慈悲三種。
為什麼用止、觀跟慈悲呢?因為止最後成就斷德,觀成就智德,慈悲成就恩德,整個佛陀的三德——斷德、智德、恩德就都成就了。因名身口意三業,最後轉成佛陀的三密的妙用。
初心菩薩想要修圓教的一佛乘的妙行,甚至於要入五濁惡世弘經,為外在的五濁惡世的眾生所幹擾,“自行不立,亦無化功”,所以佛陀講四安樂行來讓他保護自己。這個是講到凡位菩薩的自利利他,要以安樂為本。
戊一、文殊提問
我們看講義第二百三十六面,丁五的“安樂行品”。分兩段,先看第一段。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是諸菩薩,甚為難有,敬順佛故,發大誓願,於後惡世,護持讀說是法華經。世尊!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云何能說是經?
爾時,就是佛陀講完<勸持品>以後,文殊師利菩薩仰仗佛力就白告佛言:世尊!前面的法身菩薩發願在佛陀滅度以後弘揚《法華經》,甚為難得。為什麼呢?因為心中依止敬順佛故,發大誓願,所以他能夠在惡世當中護持、讀說是《法華經》。世尊!如果是一個凡位的菩薩,發願在佛陀滅度以後的五濁惡世來弘傳《法華經》,他要怎麼樣弘傳呢?有沒有什麼具體的方法?
法身菩薩跟凡位的菩薩遇到逆境最大的差別,就是法身菩薩他內心沒有煩惱業力,所以他沒有所謂的內憂,他只有外患。凡夫就複雜,凡夫他本身就有問題。我們凡夫本身,就算你不會弘揚佛法,我們本身就有內憂,再加上外患,那就不得了了。所以我們必須怎麼樣?選擇性地弘法。就是因為我們自己內心本來就有地雷,那外境再刺激一下就不得了。
所以法身菩薩對於逆境的安忍不動,很簡單,只要兩個理由,第一個敬順佛故,第二個發大誓願,他任何的坎就邁過去了。但是凡夫就沒那麼簡單了,凡夫不能夠無差別地面對所有境緣,他必須怎麼樣?選擇性地弘法,修四安樂行。我們看怎麼選擇。
戊二、如來垂答 分三:己一、總標章門;己二、詳釋方法;己三、行成之相
己一、總標章門
佛告文殊師利:若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欲說是經,當安住四法。
這個地方講出凡位菩薩在五濁惡世當中,要安住身、口、意、誓願四個法門。先把這個法門標出來。
己二、詳釋方法 分四:庚一、身安樂行;庚二、口安樂行;庚三、意安樂行;庚四、誓願安樂行
“詳釋方法”當中有四段,身、口、意、誓願四種安樂行。
庚一、身安樂行
分二:辛一、長行;辛二、重頌
辛一、長行
分二:壬一、總標;壬二、別釋
在身安樂當中又分成長行和重頌,長行當中分兩段。
壬一、總標
一者,安住菩薩行處及親近處,能為眾生演說是經。
這個地方,整個身安樂、口安樂、意安樂,其實都有兩個方法:第一個叫做行處,第二個叫親近處。這個行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