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增上慢呢?就是“未得謂得,未證言證”。一般來說,增上慢,這還不是一般人,都是比較精進的。當然,這種精進的人他心中是有一點心得,或者有一點禪定,但是他沒有看教理,他不知道這種果位的判教。他就以為初禪是初果,或者四禪是四果,就把自己的這種凡夫的階位給抬高了,就莫名其妙抬高自己的階位。因為有罪障深重跟增上慢的關係,面臨妙法將開的時候,就身心不得安住了。
我們看佛陀是怎麼面對、怎麼處理這個問題。世尊這個時候是保持默然而不加制止,而且在他們五千退席以後,佛陀說了一句話,“佛告舍利弗,我今此眾”,我此與會大眾,“無復枝葉”。這個枝葉就是善根福德比較淺薄之人,不堪接受妙法的開示,就是這個人法執太重了。這個枝葉就是說他是不堪法器。“純有真實”,只有善根福德深厚、能夠堪任法器的人留下來。所以佛陀的意思就是說:“舍利弗!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矣。”就是說,他們的退席也是好的。“汝今善聽”,我當為汝詳細地說明開權顯實的方法。
這段經文,幾乎所有的古德都是扣住兩個重點在解釋:第一個,這個五千的人他們為什麼就退席;第二個,佛陀為什麼沒有制止,反而說“退亦佳矣”。當然,諸家的說法很多,但是比較合理的就是蕅益大師的說法,說這些人不能安住,有三個理由:執、障、慢。
第一個,他有障礙。他過去有重大的罪業沒有懺除。其實罪業還不是障礙,重點在後面兩個。第二,他有堅固的法執。這種法執已經把自己給綁住了。第三,有法執也就罷了,更糟糕的是,他在法執的基礎之下又高慢狂傲,產生增上慢。所以,罪業、法執跟傲慢這三個加起來,就很難接受妙法的教化了。這是他們不能安住而退席的三大理由。
佛陀為什麼說“退亦佳矣”呢?因為——蕅益大師說——要避免兩種過失的出現:
第一個,對內,避免他們謗法的過失。佛陀的他心通預知,這些人如果留下,他以他的執、障、慢,一定會謗法。這就是對他沒好處了。
第二個,對外,避免他們“障他聞法”的過失。他們在,會謗法。佛陀明明知道。佛陀的大悲心,就不敢開口去講真話了,又變成要為實施權。那麼為實施權就不是本經的意思了。所以,這些人要不離開,佛陀陷於兩難:佛陀要說,他們就謗法;佛陀要不說,其他人就聽不到。所以說,這些人主動離開,從當時的因緣來說是一個最好的情況。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蕅益大師說,這些人至少已經聽了〈序品〉。〈序品〉他們為什麼不謗呢?因為〈序品〉是一個放光現瑞的相狀,言簡義隱——文字講得很簡略,義理也不明顯,所以他不會生謗。但是,他們聽了〈序品〉以後,也栽培了未來得度的因緣,所以在其他的時節再作度化。他們這些人可能是在佛陀晚年的時候,講《涅盤經》的時候度化,或者等到彌勒佛出世的時候度化等等。總之這個時候他們是沒有得度的因緣。而他們必須要退席,佛陀才能夠暢所欲言地開權顯實。
我想,五千退席這段經文,不是一般的因緣。今天不是在其他人的地方退席,是在萬德莊嚴的佛陀前面退席!這個地方非常值得我們淨土宗注意的一個情況就是,我們淨土宗現在有個盲點,我們對於感應道交作一種單方面的思考。我們總是覺得:我只要念佛,我就有辦法感應道交。其實感應道交是一種雙向的隨順:佛陀恆順眾生,大悲心;我們唸佛的人也要恆順佛陀,要順從本願。所以說,當一個人起了嚴重的障礙的時候,佛陀是沒辦法救拔的。比方這五千比丘、比丘尼。
當然,有人說,欸,那可能是佛陀一時的方便。諸位!你可千萬別忘了,你現在學的是《法華經》哪!什麼叫學《法華經》?諸位!你從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