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章 第13集《妙法蓮華經》

所以,兩個理由:第一個,你沒有福報,可能會破壞你的菩提心。所以很多人為什麼走上聲聞道呢?他其實痛苦刺激太厲害了,他對三界有一種偏激的怨恨,所以他就離開了。你看聲聞人,他不強調佈施,因為出離心越痛苦越好,他不差痛苦的刺激。但是你要行菩薩道,對不起,你先要有福報。這是兩個不同的路。你要走聲聞道,沒有佈施這回事,聲聞道只有戒定慧這三件事情,佛陀並沒有把佈施放進去。因為聲聞道有沒有佈施差別不大,它根本就不列入考慮。但是你要走菩薩道,佈施就很重要:第一個,你要有個安穩的環境來保護你的菩提心;第二個,你必須跟眾生結善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那麼這個佈施的概念是怎麼生起的呢?經論上說:“諸未施財無常滅,由施反成有財庫。”就是菩薩他養成一種佈施的習慣,需要有一種智慧帶動。他怎麼觀察?就是說,我這一生有很多的資財,我有的用得到,有的用不到。用得到的也就罷了;用不到的,我如果不把它佈施出去,我死亡的時候就完全消失了。如果在我死亡之前把我用不到的東西佈施出去,我會創造一種來生的財庫。

比方說,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講一個譬喻說,森林裡面起火了,那麼有兩戶人家做了兩個不同的事情:有一戶人家就用水去救火,但這個火太大了,最後房子燒了,什麼都沒有了。他想救火,這個觀念錯了。有一戶人家是有智慧的,他不救火,他趕快把裡面珍貴的珍寶拿出來。房子燒壞了,但是他珍寶拿出來以後,他到了其他地方又蓋了一個房子,繼續生活。龍樹菩薩說,去救這個房子的是凡夫菩薩,他愛著自己的身心世界,結果死了以後什麼都沒有。菩薩知道他還有來生的生命,他會事先為來生的生命佈局,趕快把裡面的東西透過佈施轉成來生的財庫。所以,佈施的觀念就是說,想辦法把你暫時用不到的果報換成來生的資糧。你反正還有來生嘛。

你說,欸,我到淨土去了。到淨土去你也要福報!我們以後會講到三輩九品。這個判教,除了智慧,福報也是影響品位的一個因素。就是說,“諸未施財無常滅”,反正你不佈施最後你也帶不走。那麼如果你還有生命在的時候,你透過佈施,它會轉成一個來生的財庫。這個是菩薩佈施的概念,把暫時的果報換成未來的波羅蜜、未來的功德。

癸二、問戒

我們看癸二的持戒。

文殊師利 我見諸王往詣佛所

問無上道便舍樂土 宮殿臣妾

剃除鬚髮 而被法服

前面的佈施是成就福德,這裡的持戒是斷除有漏,斷除有漏的因緣。我們看它是怎麼斷除有漏?

彌勒菩薩就說,“文殊師利”,就稱呼了文殊師利菩薩。我還看到什麼呢?我還看到在光明當中有很多的國王。這個我們解釋一下,為什麼舉國王呢?因為菩薩從資糧位開始修學懺悔業障、積集資糧,修佈施以後,到了資糧位的末段,來到人世間,他只有兩種情況:第一個,做大富長者;第二個,做國王。因為他佈施的福德力很大,這個自然招感的。

作為一個國王,他當然是尊貴榮耀。他去親近佛陀的時候,請佛陀開示無上甚深微妙的法門,佛陀可能跟他講出世的解脫道或者講大乘的菩提道。假設佛陀跟他講出離的聲聞之道,那麼這個人聽到以後,就捨棄了心中好樂的國土(捨棄國土等於捨棄王位了),也捨棄了宮殿,把自己住的地方也舍掉,乃至於自己的臣妾奴僕都捨棄了。幹什麼呢?就剃髮出家而被上法服,走上了修出世的道路。

這個佈施以後為什麼加一個持戒呢?因為佈施很自然會讓菩薩積集廣大的福德,他的福報會現前。福報現前以後,有可能會激發菩薩的放逸。一個人沒福報,什麼事都沒有,你不會放逸。有福報的人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