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章 第10集《妙法蓮華經》

說,我們講一心三觀,觀照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其實一般來說不是同時操作。他一開始會把重心偏重在即空,就是破妄這一塊。破妄破到第五地的時候,他的特點,他已經能夠看到“生死涅盤等空華”,他連那個生死相跟涅盤相也破掉。破掉以後為什麼叫難勝呢?因為他的內心,凡夫二乘很難超勝,他同時能用神通力來供養十方諸佛。

為什麼叫難勝地?這句話什麼意思?聖人是從凡夫的修行經驗修過來,每一個人回家的路是不一樣的。就好像我們一開始,從家裡面一念不覺出來,離家出走的路也不一樣。這就是為什麼每一個人煩惱不一樣。你看,我們一開始是一為無量,從一念真如的平等性,然後變成現在大家各打各的妄想,各有各的業力。那麼現在逆向操作,無量為一。回家的時候,你回家的路跟他回家的路也各不一樣。但是一般來說,除非極少數有善根的人,其他很少有人一開始就學《法華經》的。一開始都是修修無常觀,修修空觀,然後摸索了一段時間以後,才心甘情願地開始——哦,原來要向內安住,開始啟動一心三觀。

也就是說,一般人都是修過方便門。即便他啟動一心三觀以後,他也會帶有習氣,他有愛好寂靜的習氣。所以菩薩即便從初地到二地,到了這個難勝地 ——五地之前,經論上說,他偶爾會懷念那種寂靜涅盤的功德。也就是,雖然他的菩提心理智上告訴他要度化眾生,但是他內心深處某種程度對這種寂靜的快樂是有一點放不下的,在五地之前。

但是到了五地以後,他這個問題全部解決了,沒有什麼寂靜不寂靜的問題了。什麼生死、涅盤對這個五地菩薩來說,那根本就不算個事,已經很難有人去超越他了。也就是說,他是超越了二乘的對涅盤的追求。當然,我們不能說五地之前他就一定會追求涅盤,但是他內心深處對這個涅盤的快樂是沒有完全放下的。這個相狀到了五地以後就完全破壞了,所以叫極難勝地,他已經是生死涅盤沒有差別了。

(六)於諸佛所,植眾德本,現前地。中道智慧,堅固現前。得實相本,能植眾德。

六地的一心真如是怎麼回事呢?唯識學給它一句話,叫無染淨真如。前面的真如叫做類無別,就是它不生不滅。五地菩薩的一心三觀已經能夠破壞生跟滅的對立,這個六地菩薩更厲害,他不但是證得不生不滅,他還證得不垢不淨。對他來說沒有什麼染汙相、沒有什麼清淨相了,所以對他來說順逆皆方便。如果這個眾生必須用染汙相來攝受,他也可以現染汙相。所以,這個現前地就是無染淨真如。

那麼他的智慧呢?“中道智慧,堅固現前”,特別是空觀。這個六地在修空觀是一個指標,真正空觀成就、成就無相行是在六地。前面的五地都還帶有一點相狀,還帶一點虛妄相。真正無相行現前,那是六地,成就中道的實相本,“能植眾德”。

當然,一個人的內心不斷突破以後,他能夠做的事情就更大了。你看他突破了生死涅盤,他根本就不在乎什麼涅盤了,他就更主動積極地願意來到人世間,度化有緣眾生。他突破了垢淨的問題,他在變現身相的時候,他的考慮就更多元化了,他沒有所謂染淨的考慮了。就是一個人內心更突破的時候,他產生的妙用就更大。

(七)常為諸佛之所稱歎,遠行地。二智方便,出過一切。廣修利益,稱會佛心。

七地菩薩為什麼叫遠行地?因為他是有功用行的最為邊緣,他所證得的真如是法無別真如。前面是無染淨真如,就是不垢不淨;這個地方對垢淨連微細的執取都沒有了。前面是破除粗相的執取,這個是破除染淨的細相的執取。二智方便,空觀的智慧、假觀的智慧超越前面。他能夠更加廣泛地修一切的利他的妙行,而且他所做的一切都能夠得到佛陀的肯定,說如是如是,是滿足佛陀的心意的。就是他這個善巧方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