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章 第55集《妙法蓮華經》

教化的因緣,如今“而忽自來”,就是雙方沒有約定,叫不期而遇。佛陀的大悲心跟窮子的善根力冥冥當中互相感應,所以叫不期而遇。可以說是“甚適我願”,如此真是滿足了我多年的心願。“我雖年朽,猶故貪惜”,這比喻說佛陀的大悲心,愛子情深,為了可度之機而生起貪惜之念,那麼離開了很長時間的父子雙方終於在華嚴會上見面了。

我們前面講到,當時窮子遇到父親的心態叫做“心懷恐怖,疾走而去”。這個表示什麼意思?“心懷恐怖,疾走而去”,這個窮子大乘善根退失了。所以蕅益大師給他四個字,叫做“小智德薄”。就這個窮子在整個三界的輪迴當中,不斷地輪迴、不斷地輪迴,經過老病死不斷的折磨,他的中道思想消失了。

一個人,大乘善根是需要保護的,特別大乘善根不能給他太大的痛苦。稍微痛苦其實是一種激勵,但是你超過他的忍耐範圍,一個人“眾生沒在苦,不能信是法,謗法不信故,墜於三惡道”。所以,大乘思想為什麼要福慧雙修?因為一個人受到極大的痛苦,他一定會生起偏激的思想,一定會的,沒有例外。他要麼就是著有,就拼命地修福;要麼就偏空,他完全放棄。你把他逼到身心到了極限的時候,他就完全放棄,他不會發菩提心的。發菩提心一定是在安穩的狀態。

所以大乘佛法,你一旦福報耗損完了,你就是危機的開始了。大乘佛法,一個初心菩薩,是需要福報幫忙來資助的。小乘不需要修福報,因為五濁的障礙不會障礙你出離心。你煩惱越重,痛苦越深,越激發你出離心。大乘佛法不可以!大乘佛法的初學者一定要福報保護的。所以你看所有的淨土,只要攝受大乘的凡夫,他一定把淨土弄得非常的安穩。極樂世界也是這樣。當然,你到了初地菩薩,你內心無所住,那對你來說痛不痛苦根本不算個事。但是凡夫就不可以經歷太大的痛苦。

所以,這個窮子的大乘善根,雖然栽培了兩萬億佛的因緣,但是禁不起生死輪迴的折磨,所以看到華嚴會上的那些大菩薩的境界,還是一樣,“心懷恐怖,疾走而去”了。

,!

丑三、遣使追誘喻 分二:寅一、遣傍人追;寅二、遣二人誘

那麼父親見到兒子是怎麼回事呢?“心大歡喜。”我們看前面,這個父親沒有見到兒子之前,他內心有兩種想法,我們前面說過,他是既憂念又期待。憂唸的是,我這個兒子,我當初沒有好好教好,恐怕是善根退轉了。第一個,憂念。第二個,期待。我希望我兒子能夠繼承我的家業,讓我家業有所付託。

所以前面的經文講到父親的憂念,沒有見子之前,是憂念跟期待。但是,見到以後,看這個意思,佛陀是對這個兒子是期待多於憂念,他還是屬於樂觀的期待。就是說,沒事,我過去生給他大乘的善根應該是還在的。當然,這個地方需要一些測試,所以佛陀就叫“擬宜”,用大乘的功德來擬宜教化他。就是先測試,看看他大乘的善根還在不在。

這以下就有一些測試。既然有所期待,那麼就樂觀看待他的大乘善根,所以佛陀就有丑三的“遣使追誘喻”。先做一個追,用大乘佛法來追,追回他過去的善根;真的不行,再用小乘法來誘導。佛陀是樂觀期待他的大乘善根還在的,所以佛陀先追後誘。

那麼怎麼個追法呢?看寅一的“遣傍人追”。

寅一、遣傍人追

華嚴會上在佛陀旁邊的是誰?法身菩薩。讓法身菩薩帶著大乘法門來追他。看經文。

即遣傍人,急追將還。爾時,使者疾走往捉,窮子驚愕,稱怨大喚:我不相犯,何為見捉?使者執之逾急,強牽將還。

於時窮子自念無罪,而被囚執,此必定死,轉更惶怖,悶絕躄地。

作為一個父親,對於見到兒子心存樂觀的期待,所以他在華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