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投水而死,就連建奴也對其頗為佩服。
到了這會兒,盧象升實在是對當今的皇上還有楊嗣昌和高起潛之輩失望到了極點,於是不管不顧的奮筆疾書,寫了一份奏疏派人送入了京城之中,呈交給了朱由檢,奏疏之中他陳請朱由檢下旨開放河北通道,准許刑天軍北上協助朝廷官軍禦敵,並且力陳肖天健此人乃是有愛國之心的,善加重用,其定能成為大明忠臣,而其麾下的兵將也相當悍勇,當能代皇上將建奴擊退……。
崇禎不待看完盧象升的這份奏疏,便當即一把將這份奏疏給扯了個粉碎,重重的摔在了龍案下面,氣的崇禎差點心肌梗塞。
本來他還是對盧象升有點愧意的,這一次盧象升雖然被委任為總督天下勤王之師,可是實際上他自己也清楚,為了防止盧象升這個強硬主戰派率領明軍跟建奴死戰到底,最終損失掉大批明軍精銳,所以便暗令高起潛分其權,並且控制住了大批兵馬,使得盧象升實質上可以統馭的兵馬數量極為有限,後來他又讓陳新甲分掉了盧象升手頭的部分兵力,以至於使得盧象升手頭的兵力更是匱乏,所以近期雖然他不清楚盧象升都做了些什麼,但是他也知道盧象升是孤掌難鳴,根本無法憑著他麾下的那點兵馬將建奴軍擊退的。
可是他沒想到盧象升現在居然會提出讓他招請刑天軍北上,這可是觸了他的大忌諱了,眼下他雖然恨建奴,但是對於這個姓肖的,他的恨意卻遠超過對建奴的恨意十倍百倍,眼下不單單是盧象升陳情要求刑天軍北上,就連許多士子也聯名上疏,要求刑天軍北上,整個輿論都有倒向這肖天健的勢頭,而民間已經有人在嘲笑他這個大明天子,說他雖然身為天子,卻無法禦敵於國門之外,眼睜睜看著建奴在大明境內肆虐,卻不敢與之決一死戰,倒是那個肖刑天,卻是個好漢。
如此風評,雖然沒人敢對崇禎說,可是崇禎還是想辦法瞭解到了一些,如此下去的話,他這個皇帝的威嚴何在?這肖刑天簡直就是在擠兌他。
現在肖天健又公開宣稱可以接受招安,可是卻要求先談判,誰都想得到,這肯定是肖天健耍花招,拖時間,可是他還要捏著鼻子認了,派高名衡去和他們談判,鬼都想得出來,這談判肯定是沒有結果的,這肖天健單單隻需要提出一條讓朝廷承擔他麾下十萬大軍的糧餉,就能讓他破產,所以這場談判根本就沒有成功的可能,最終這肖天健只要宣告朝廷不肯接受他的條件,最終導致談判破裂,那麼這黑鍋還是要扣在他朱由檢的腦瓜子上的。
所以在看罷了這份盧象升的奏疏之後,朱由檢真是氣的臉都青了,正好一個內侍不小心打碎了個茶杯,結果朱由檢當即便把怒火撒在了這個倒黴的太監身上,讓人把這個太監拖出去活活的打死。
然後朱由檢親自提筆寫了一份諭旨,對盧象升怒斥了一番,並且斥其在到京師之後,畏敵避戰,勞師無功,下旨將盧象升直降一級,並收回了當初發給盧象升的尚方寶劍,令其立即移師南下,阻止建奴繼續南下。
盧象升接到聖旨之後,真是失望到了極點,但是他還是不得不接旨謝恩,率部開始南下,追著建奴的腳步朝著保定府方向開進了下去。
而此時因為孫承宗之死,崇禎也真的惱了,同時也下旨令高起潛率部南下,配合盧象升阻止建奴繼續深入大明腹地,於是高起潛無奈之下,也只得點了兵馬,離開了京師朝著保定府方向開拔而去。
高起潛也氣得要死,覺得這一次是因為盧象升才跟著倒黴,他根本就不認為自己率領的這些明軍會是建奴軍的對手,這次南下,簡直就是把羊朝虎口裡面送,所以為此,他立即派人趕往保定府,通知保定知府,不得對盧象升提供任何糧餉支援,總之要盧象升沒力氣跟建奴軍過招,省的盧象升打了勝仗之後,他沒法跟皇上交代。
可憐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