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臣自然也很是高興。
不過最重要的是許多政務透過內閣大臣,便可以處理,這樣一下就把肖天健這個皇帝給從政務堆之中解放了出來,使得肖天健總算是可以喘一口氣了。
但是肖天健也並未就此放鬆下來,剛剛將繁瑣的政務移交給內閣處理之後的他,便一頭扎入到了另一項事務之中。
(昨天收到了caojun417、品味讀書二位朋友的中秋禮物,多謝你們的打賞!謝謝!)
第一百七十九章 重拾舊業
肖天健親自動手,製作了各種製圖工具,馬上便在宮中忙活了起來,這麼多年來,他幾乎快要將之前所學的專業給丟掉了,幸好前些年他意識到這種危險的存在,總是想盡辦法抽出一些時間,來記錄一些筆記,將之前所學的一些專業知識,透過回憶整理記錄下來,即便是在行軍打仗之中,他也總是擠出一些時間來做這些事情,現如今這些筆記已經整理出了十幾本之多,等到現在他用上的時候,開啟翻看一下,許多東西便馬上便又能回憶起來。
對於推進大中朝工業化的程序,肖天健是不遺餘力的,他深知軍事科學的進步可以大大的帶動民用科技的發展,比如說蒸汽機最終被髮明出來,便跟大炮分不開關係。
正是由於為了造出更好的大炮,有人發明了鏜床,用來加工大炮光滑的內膛,這也使得製造蒸汽機的汽缸得到了保障,最終使得實用性的蒸汽機被髮明出來。
所以想要發展工業化,機械是最基礎的保障,肖天健一抽出時間,僅僅是稍作思考,便決定第一個要設計的機械便是鏜床。
對於他這個機械專業的大學畢業生來說,設計一部簡易的鏜床,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而且只要鏜床製造出來,第一個得到好處的便是軍方,大中朝的兵工廠便可以利用鏜床,為軍隊提供質量更好的大炮,使得中**隊今後在戰場上,不管是面對任何敵人,都可以在技術上取得相當的優勢。
所以肖天健馬上便將熱情傾注到了他的機械化夢想之中,但是設計一部簡易鏜床不是什麼難事,困難的是將他製造出來,卻並不容易,這裡面牽扯到了材料的問題,眼下中國的冶金水平還並不高,鑄鐵件是沒有什麼問題,但是鏜床所需的刀具,這個時候卻很不容易解決,後世用的都是高硬度的合金鋼,這個時代合金鋼是不用想的,現在還根本製造不出來,所以便只能採用高碳鋼,這就需要工匠來想辦法試製,直到試製出可用的高碳鋼才能解決問題。
另外一個就是動力問題,根本不可能有電力或者內燃機或者蒸汽機來提供動力,在這個時代可用的動力也僅有人力、畜力和水力,雖然風力也可以提供動力,但是必須要選擇風力資源多的地方,所以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人力所能提供的動力太小,畜力也不能提供穩定的動力,唯一可選的也只有水力。
於是肖天健便將第一座鏜床設計為了水力作為動力來源,這一點對於眼下的他來說並不算太大的難事,他已經掌握的大半個中國的資源,不管是人力還是物力上,都已經沒有什麼障礙,所以他索性便令工部,在南京城外,擇地建立起一座機器製造廠,作為他試製第一代機床的場地。
這個機器製造廠名義上歸於工部管轄,實質上暫時直接由肖天健管理,牛金星這個工部尚書,按照肖天健的旨意,從各地同時調集了數十名高明的工匠,作為肖天健的幫手,供肖天健使用。
有了人,有了場地之後,肖天健便馬上開始動手,將一份份圖紙下發到了工匠手中,別看這個時候中國還沒有形成系統的製圖,但是這一點也難不住肖天健,他親自將工匠們招到宮中,為他們講解如何看懂他所繪的圖紙,這些工匠們一輩子都沒有想過,居然能有機會進入皇宮之中面見皇帝,一個個入宮之後顯得是戰戰兢兢,跪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