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他在哪兒?……”
當肖天健在這個隊將的帶領下,快步疾走到煤山北麓的一個不起眼的地方的時候,忽然間看到前面聚集了眾多的大中軍的兵將,並且打著不少的燈球火把,將這裡照的通亮。
遠遠的肖天健便看到了一個身穿黃袍的人,垂掛在一棵松樹上,在不遠處的一棵樹上,還同樣掛著一個人,隨著微風緩緩的在那裡晃盪著。
肖天健的心中咯噔一下,雖然他還沒有走到近前,但是這個時代能穿著一身繡著團龍圖案黃袍的人還能有誰呢?
於是他立即走到了這顆松樹下面,抬頭望去,只見得這個身穿團龍黃袍的人披頭散髮,吊在樹枝上,旁邊還跪著兩個瑟瑟發抖的太監。
“稟皇上!此人便是狗皇帝崇禎!這兩個太監已經確認過了!”負責看管這裡的是一個劉耀本手下的連長,一看到肖天健大步行來,便立即迎過去帶著滿臉喜色,獻寶一般的對肖天健說道。
第一百一十三章 烏龍
看著躺在腳下的這個滿頭花白頭髮,身體消瘦的男人,肖天健心中五味雜陳,這個人就是統治了這個國家十四年時間的大明皇帝朱由檢。
後世歷史上對於此人的評價爭議很大,但是絕大多數人卻對他持有著一種同情的態度,覺得大明亡,並不全都是崇禎的錯,更多的是他那些前任的皇帝,把大明的氣數給折騰光了,所以等傳到他的手中的時候,崇禎也已經是無力迴天了。
不管是從傳言還是事實上來說,崇禎都可謂是大明最勤勉的皇帝,沒有哪個皇帝比他更勤政,他幾乎每天都是天不亮就起床開始準備早朝,天天還要批閱奏章到很晚才休息,更可貴的是他十幾年如一日,一直堅持著這種生活規律,為了大明,他已經可以說耗盡了心力,不可謂不是一個勤政的皇帝。
但是肖天健卻不認為崇禎是一個好皇帝,雖然他能力很強,也很勤勉,但是他掌握著天下大權,非但十幾年下來,沒有能重振大明,反倒是鬧得天下大亂,僅此一點,崇禎便不是一個有能力之人。
崇禎之所以失敗,在肖天健看來,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從小生於宮中,根本沒有機會走到民間,去體察一下民情,雖然他很努力,但是他卻並不知道該怎麼拯救這個國家,另外他剛愎自用,性格暴躁,而且太好面子,更多的是在宮中閉門造車,根本不知道民間百姓的疾苦,以至於雖然他很努力,但是更多的是在做無用功,甚至於屢屢幹出愚蠢之事,結果才導致了今天他的下場。
當看著地上躺著的崇禎的屍體,肖天健忽然間覺得他很可憐,雖然他出身在皇家,但是他卻從來沒有輕鬆過,整日殫精竭慮想要復振他的國家,甚至於沒有時間享受他高高在上的生活,可是最終他卻還是落得了這樣一個下場。
再扭頭看看旁邊那個被手下人從樹上解下的太監,此人便是崇禎的近侍王承恩,可憐這個時代,歷史雖然已經被他肖天健一手給改變了,但是卻沒有改變這主僕二人的命運,最終他們二人還是選擇,都吊死在了這煤山之上。
唯一的改變就是他們比原來歷史上早死了三年,而且上吊的地點也從煤山東麓變作了煤山北麓。
看著這個曾經高高在上的男人,現如今無聲無息的躺在自己的腳下,肖天健深吸了一口氣,這樣的結局可能是最好的結局了,崇禎雖然稱不上是個好皇帝,但是不管怎麼說,他作為天子,最終還是完成了天子守國門的承諾,其實他並不是沒有逃走的機會,當肖天健領兵北上的時候,崇禎有足夠的時間,離開這北京城,不管是走海路還是走陸路,他都很有可能成功的逃到南方去。
但是他最終沒有這麼做,哪怕是大中軍大軍壓境、建奴軍南下叩關,他腳下躺著的這個男人最終都沒有選擇棄了他的京城,逃離這裡!而是以當年他先祖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