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年齡來算,金帳老汗與世宗皇帝是一輩人,如今的天寶帝是世宗皇帝之孫,大魏歷經明雍、武德、天寶三朝,金帳這邊始終都是老汗掌握大權。老汗的長子明理汗已經是知天命之年的老人,而幼子藥木忽汗還不到三十歲,從老汗的角度來說,長子已經等待了太久,還有多少耐心,殊為難料,所以要嚴防長子鋌而走險。幼子十分年輕,他還有足夠的耐心去等待,遠不到急不可待的時候,所以幼子可以信任。從整個金帳的角度來說,每次汗王之位交替都會引得諸王開戰,損耗金帳的實力。以他本人的在位時間推算,長子如正在落山的夕陽,就算能繼承汗位,至多也就是做二十年的汗王,二十年之後又要引發一次爭位,而幼子則是清晨初升的太陽,年輕力壯,可以做六十年的汗王,金帳就能有六十年的穩定。再加上幼子守灶的習俗,老汗的偏向十分明顯。
可是明理汗也有自己的優勢,他比藥木忽汗年長三十餘歲,長達三十年的經營,使他獲得附庸無數,就算是老汗也不能將隨意處置明理汗,以實力而論,遠非年輕的藥木忽汗可比。如果不是老汗支援幼子,藥木忽汗根本沒有實力與明理汗抗爭。
如果老汗現在就駕崩,不利的一方應是藥木忽汗,得利的一方是明理汗,因為老汗每在位一天,藥木忽汗的實力就會壯大一分,明理汗的優勢就削弱一分。如果在藥木忽汗大勢未成之前,老汗駕崩,那麼明理汗還能佔據優勢,奪得汗位的可能也會更大。
可是從子雪別汗嫁妹的態度上來看,藥木忽汗的支持者們並未慌亂,那也就說明老汗雖然已經多日不曾公開露面,但也未到油盡燈枯的時候。
哈勒楞這位老汗心腹的態度也間接證明瞭一點。
最大的可能是老汗身體的確出了狀況,他正在修養,不便露面,仍舊掌控著王庭的局勢。不過也不能排除秘不發喪的可能。現在李玄都得了兀述的邀請,去見藥木忽汗,倒是可以趁此時機窺探一二。
至於兀述為何會代表藥木忽汗邀請李玄都,道理也很簡單。藥木忽汗、月離別、兀述都是主和派。
伊裡汗支援大閼氏和明理汗,伊裡汗又是怯薛軍的大都尉,雖然他不負責拱衛王庭和老汗,但主導對外征伐之事。換而言之,只要金帳與大魏開戰,伊裡汗就能手握軍權。如果老汗在兩國交戰的過程中駕崩,伊裡汗率領大軍返回王庭,明理汗便佔據了絕對優勢,所以伊裡汗和明理汗是主戰派,主張對大魏用兵。與之相對,藥木忽汗就必須是主和派,力求穩定。他如今憑藉老汗的寵愛,在王庭中已經逐漸佔據優勢,只要不爆發戰事,就能將明理汗和伊裡汗都束縛在王庭之中,一旦老汗駕崩,他可以迅速掌握王庭,擊敗競爭者,然後登上汗位。那麼藥木忽汗重視中原使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總得來說,放眼整個金帳汗國,是明理汗佔據優勢,僅就王庭而言,卻是藥木忽汗佔據優勢。
想明白這些之後,李玄都對於自己接下來的行程就有了預估。應是明理汗想要致自己於死地而藥木忽汗將自己奉為座上賓的局面。同時,李玄都也有些佩服月離別,她此行分明是和談失敗,只要訊息傳回王庭,主戰派就要佔據上風,她的性命又被別人掌握而不得已引狼入室,事情一旦敗露,她必死無疑。在這等絕境之下,她竟能順勢想出一個假冒中原使者的主意,既保全了自身,又在某種程度上幫助主和派穩定了局勢。從這一點上來說,李玄都覺得月離別有成為第二個謝雉的潛質,當年謝雉也是身處李道虛、張靜修、徐無鬼三位地仙的夾縫之中,說是絕境也不為過,謝雉能左右逢源,最終轉敗為勝,不可謂不厲害。
在兀述的帶領下,李玄都和月離別先是穿過官吏、商人的聚居區,然後再穿過那顏們的貴族聚居區,最終才來到諸王行宮所在。說是行宮,其實就是王府,相較於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