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江湖人不知道這其中的種種算計,他們只是多了一點談資。對於遼東放出的訊息,有人相信,有人不信,不過隨著從金帳回來的商隊越來越多,原本只是捕風捉影的傳言變得愈發可信。
中原使者假借議和之名刺殺了金帳老汗,又與伊裡汗聯合,暗算了金帳國師,圖謀大汗之位。這是拔都汗那邊的說法。
失甘汗和國師謀害金帳老汗,並嫁禍給中原使者,結果被中原使者識破,拔都汗是幕後指使之人,害怕事情敗露,殺害國師滅口。這是伊裡汗那邊的說法。
這兩個說法都在指責對方是殺害老汗的兇手,意圖是佔據大義名分,同時也把國師身死的原因推到了對方的頭上,意圖是拉攏薩滿教勢力。
無論是哪個說法,中原使者都是關鍵人物,再聯合江湖上的傳言來看,一個說法在江湖上愈演愈烈,是中原使者刺殺了老汗,報了當年的西京之仇。
這讓李玄都在江湖上的聲望一高千丈,不是那種比武得來的名氣,而是隱隱到了泰山北斗的程度,無論是何種身份之人,提起李玄都之後都要肅容尊稱一聲清平先生,從清微宗和太平宗中各取一字,李玄都先入清微宗取清微的前一個字,後入太平宗取太平的後一個字,寓意李玄都出身清微宗卻成了太平宗之主,兼具兩家之長。這個新的稱呼在江湖上已經傳揚開來,到了後來,「清平」二字不再是別人強加於李玄都的,而是李玄都的自號。
李玄都,字紫府,號清平先生。此事必定有人推波助瀾,李玄都甚至懷疑幕後之人就在自己的清平會中,否則不可能將「清平」二字把握得如此巧妙,就差把「一清天下還太平」的口號喊出來了。不過底層江湖人不會想那麼多,他們只覺得「清平先生」要比「紫府劍仙」顯得穩重許多,後者太過鋒芒必露,像個少年青年,前者就要內斂許多,像個沉穩的中年男子,更符合中庸之道。
不過從頭至尾,關於金帳的傳言中都沒有地師和聖君的痕跡,這也說明瞭一個事實,李玄都需要各種傳言和壯舉來增加自己的名望,可地師和聖君已經不用這些手段了,無論讚譽還是詆毀,他們手中的權勢不會有絲毫變化。在沒有塵埃落定之前,他們甚至不願意從幕後走向臺前,以免生出別的變數。
在這些江湖人高談闊論、指點江山的時候,從門外走來一行五人,兩男兩女一個半大少年。其中的一對年輕男女似乎是新婚夫妻,另外一個年輕男子像是隨從,不過相貌與中原人不大一樣,還有一位年長女子,不知是不是那對年輕夫妻的長輩,至於最後那個半大少年,膚色發黑,可觀其行走呼吸,卻是個不俗的高手,最起碼有玄元境。
第一百三十八章 暗流湧動
在江湖豪客們看來,少年人尚且如此,那些比少年更年長之人又是何等境界修為?最起碼也得是先天境才行,甚至是歸真境的宗師人物。
畢竟修為是個日積月累的事情,年紀大些總是有優勢的。
五人在樓上要了個雅間,沒要酒菜,只是要了些茶水。
年輕隨從推開窗戶,可以瞧見外面的街景,他十分好奇,與金帳迥然不同的景象讓他有些著迷。在他看來,這兒已經不遜於王庭,可根據使者所說,這裡僅僅是一座縣城,縣城上面還有府城、州城,州城上面還有帝京,那才是整個中原最繁華的地方。年輕隨從忽然明白伊裡汗他們為何執著於南下中原了。過去沒什麼概念的財富、沃土,現在有了直觀的感受。
桌上只坐了三人,那對年輕夫妻和年長婦人,半大少年畢恭畢敬地站在婦人身後。
婦人的目光落在窗邊的僕從身上,透出幾分詢問疑惑之意。年輕人說道:「也遲,關上窗戶,過來坐下,長生也坐下吧,不必那麼拘禮。」
也遲戀戀不捨地關上窗戶,坐在李玄都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