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聽說張先生最近並不在小真人府中,因為那位正一宗掌教顏飛卿也來到了龍門府,同行的還有慈航宗的下任宗主蘇雲媗,作為堂堂正一宗的掌教真人,自然要落腳於自家的小真人府中,否則便是失了體統,也壞了規矩,於是張先生便避讓出去,來了一出避而不見,一時間流言四起,眾說紛紜,有人說這是二龍不相見,也有人說仇人見面分外眼紅。
只是沒人知道,這位張先生既然不在小真人府中,又究竟去了何處。
龍門府外,有一處青山碧水之地,這兒有一條從洛水分出的支流經過,在低窪處形成了一個小小的野湖,周圍蘆葦和雜草蔓生,荒無人煙,唯有不知何人建造了一條長長的碼頭,一直探入湖泊中心,有一人披蓑戴笠盤坐於碼頭上,正在享受青竹銀線金彎鉤之趣。
魚竿微動,湖面上蕩漾起層層漣漪,眼看是有魚兒上鉤了。
不過就在此時,有一艘扁舟從上游順流而下,駛入小湖之中,同時也驚走了上鉤的魚兒。
撐船的卻是一名女子,紅裙綠裳,說起紅綠搭配,極為考驗穿著之人本身的容貌氣態,一個不好便是土氣艷俗,可這名女子卻將這兩種顏色穿出了一種妖媚之感,可見女子本身是何等禍水。
正在垂釣之人抬頭看了眼舟上女子,開口問道:「是什麼風又把你給吹來了?」
舟上女子放下撐篙,笑道:「自然是這秋日金風。」
垂釣之人搖頭了搖頭,一抖魚竿,魚線出水,魚鉤上竟是釣著一尾大紅鯉魚。
在一條魚兒被驚走之後,又釣起了一條魚兒?
這算不算願者上鉤?
他將魚鉤上的魚兒摘下,放入旁邊的水桶中,然後摘下斗笠,露出一張清癯面龐。在他站起之後,可見其身材高瘦,風姿雋爽,蕭疏軒舉,湛然若神,在蓑衣下是一身青衣直綴,卻是一身文士打扮。
此人正是那位在龍門府中大名鼎鼎的張先生張鸞山,自從他丟掉幾乎已經到手的正一宗掌教大位之後,反倒是「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這些年或是閒居於小真人府中,或是行走於四方八荒,心境開闊,又有了許多感悟,也結交了許多盟友,眼前的女子便是其中之一。
其實女子也不是旁人,正是牝女宗的玄聖姬宮官,她剛剛從江南那邊回來,花費了不小的力氣才擺平松陰府孫氏,然後第一時間便趕到了張鸞山這裡。
張鸞山道:「我知道你此行的來意,算算日子,李紫府也快要抵達龍門府,不過你卻是晚到了一步,玉清寧已經提前去見李紫府,你那張『五毒元丹』的丹方怕是送不出去了。」
第二百三十二章 三張銀票
各大宗門之所以能屹立世間數百年甚至上千年而不倒,與其豪富是密不可分的,除了各自名下的諸多田地產業之外,再有就是各自的「手藝」。以清微宗舉例,其鑄劍技藝乃是天下一絕,號稱天下之名劍十之六七皆是出自宗門劍爐。或是以天樂宗舉例,僅僅是一座「天樂桃源」,就堪稱聚寶盆一般,就算百媚娘將「天樂桃源」關閉,行閉門避禍之舉,其積攢下的銀錢也足以讓天樂宗百年無憂。
其他宗門,也是各有門路,其中便有以煉丹為生的。
李玄都想要煉製「五炁真丹」,必然要由一位煉丹大家親自出手,有兩處選擇,分別是神霄宗和東華宗,不過考慮到他與神霄宗在不久前結下的樑子,所以他還是更偏向於東華宗。說起來,原本他的「十八樓」中還有幾顆東華宗出產的「青木玉花丸」,是從陳孤鴻那裡得來,不過這幾天為了調養傷勢,已是被他悉數服用。先前與陸雁冰一戰,看似李玄都佔盡上風,實則卻是得了面子丟了裡子,內裡傷勢頗重,不過這些傷勢並非來自於陸雁冰,更多還是來自於「人間世」本身,所謂服用半顆「紫陽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