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此時的中國仍深陷在甲午戰敗後的陰霾之中,《馬關條約》的簽訂猶如一道沉重的枷鎖,讓國家的發展舉步維艱。鉅額賠款使得清政府財政瀕臨崩潰,只能不斷增加苛捐雜稅,百姓生活愈發困苦,怨聲載道。西方列強趁此機會,進一步加緊對中國的經濟侵略與政治滲透,劃分勢力範圍,國家主權被肆意踐踏,民族危機空前嚴重。而有識之士們目睹著國家的衰敗,痛心疾首之餘,開始深刻反思,認識到僅僅依靠器物層面的變革遠遠不夠,必須從制度、思想等更深層次去尋求改變,於是,維新變法的思潮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如暗流湧動,漸漸匯聚成一股力量,試圖衝破舊有的封建藩籬,為國家找尋新的生機與出路。
《光緒朝維新思潮初起紀要》記載:“二十二年,國中維新變法之思潮漸興,有識者倡西學,言改制,欲仿西洋之法,興學堂,立議院,改科舉,以圖富強。雖守舊者力阻,然此思潮湧動難息,諸多志士仁人奔走呼號,期振國勢,救黎民於水火也。”從這段文獻資料能看出,在這一年,國內維新變法的思潮已然慢慢興起,那些有見識的人倡導學習西方的學問,談論改變現有的制度,想要仿照西方的做法,興辦新式學堂,設立議院,改革科舉制度等等,以此來謀求國家的富強。雖然守舊的勢力極力阻攔,可這股思潮就像湧動的潮水一般,難以平息,眾多有志氣、有仁德的人四處奔走,大聲呼籲,期望能夠重振國家的氣勢,把百姓從水深火熱之中解救出來。
阿才,是個性格開朗又充滿熱情的年輕人,對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一旦發現了什麼有意思的事兒,就會全身心地投入進去,想要一探究竟。他為人善良,待人真誠,身邊的人都願意和他打交道,覺得和他相處總是充滿了活力。阿才原本在一家書局裡做夥計,平日裡負責整理書籍、招呼客人,在這個過程中,他接觸到了各種各樣的書籍,也由此對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常常在閒暇之時,捧著書本如飢似渴地閱讀,希望能從書中汲取更多的智慧,開闊自己的眼界。
這一年,書局裡來了許多談論維新變法的新書,阿才在整理這些書籍的時候,被書中那些新奇的觀點和大膽的設想給深深吸引住了。書中講著要學習西方的先進位制度,讓百姓也能參與到國家的治理當中,還要大力發展新式教育,培養出有新思想、新知識的人才,這些內容就像一把火,點燃了阿才內心的熱情,他覺得這或許就是拯救國家的好辦法呀,於是便開始更加認真地研讀這些有關維新變法的書籍,想要深入瞭解其中的門道。
有一次,書局裡舉辦了一個小型的讀書分享會,邀請了一些常來買書的客人一起交流讀書心得。阿才也參與其中,當大家聊到維新變法的話題時,阿才忍不住把自己這段時間讀書的感悟說了出來,他激動地說道:“我覺得這維新變法說得太對了呀,咱們現在國家這麼弱,就是因為制度太陳舊了,老是守著老祖宗那一套不行啊,得學學西方那些好的地方,像興辦新式學堂,讓更多的人有學上,有知識了才能更好地建設咱們國家嘛。”阿才的話一出口,頓時引起了大家的熱議,有的人點頭贊同,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可也有幾個上了年紀的客人皺起眉頭,說道:“你這年輕人,懂什麼呀,咱們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都是經過千百年驗證的,哪能說改就改,學那些洋人的玩意兒,那不是把咱們自己的根都丟了嗎?”
阿才一聽,心裡有些不服氣,便和他們爭論起來,他引經據典,把從書裡看到的那些例子和道理都搬了出來,想要說服對方。雖然爭論得很激烈,但誰也沒能說服誰,最後還是書局的掌櫃出來打圓場,才讓這場爭論平息了下來。不過,經過這次分享會,阿才更加堅定了自己對維新變法的認同,也想要為這股思潮的傳播出份力。
之後,阿才只要一有機會,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