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來說,它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交易方式,也讓朝廷對經濟的掌控更便利了些。
在這同一時期,世界其他國家也有著各自的貨幣情況以及經濟管理等方面的情況,且與1375年造大明寶鈔推行貨幣改革有著諸多關聯與可比之處。
在英國,當時正處於中世紀晚期,其貨幣主要以銀幣為主,像便士、先令等銀幣在市面上廣泛流通。貨幣的鑄造權大多掌握在封建領主和教會手中,這就導致貨幣的規格、成色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交易中時常需要鑑別銀幣的真偽和價值。與大明由朝廷統一製造發行大明寶鈔,有著嚴格的規制和防偽措施不同,英國的貨幣發行相對分散,缺乏統一管理,體現出不同國家權力結構與貨幣發行模式的差異,英國重地方分散發行下的貨幣體系,大明則重朝廷統一主導下的貨幣改革。
在法國,中世紀晚期的法國,貨幣種類較為繁雜,既有金幣、銀幣,也有一些地方自行鑄造的小額銅幣等。國王雖然試圖對貨幣進行統一管理,但受到貴族、教會等多方勢力的影響,效果有限。而且法國的貨幣在不同地區的價值也會有所波動,交易中常常會因為貨幣換算等問題出現糾紛。相較於大明透過造大明寶鈔來規範貨幣體系,加強對經濟的調控,法國的貨幣情況更顯混亂,體現出不同國家治理理念與貨幣管理程度的差異,法國重多方影響下的複雜貨幣體系,大明則重朝廷規範下的貨幣改革。
在奧斯曼帝國,其疆域遼闊,貨幣體系有著濃厚的伊斯蘭文化特色。主要使用金幣、銀幣和銅幣,其中金幣的地位較高,多用於大額交易和國際貿易。奧斯曼帝國的貨幣鑄造由官方統一管理,並且會在貨幣上銘刻宗教教義等內容,體現宗教與經濟的緊密聯絡。不過,由於其龐大的疆域和複雜的貿易情況,貨幣在不同地區的流通和兌換也存在一些不便之處。與大明推行大明寶鈔,旨在國內統一貨幣使用、方便民間交易不同,奧斯曼帝國更側重於宗教文化影響下的貨幣體系構建以及適應國際貿易需求,體現出不同民族宗教構成與貨幣使用目的的差異,奧斯曼重宗教貿易影響下的貨幣體系,大明則重國內經濟調控下的貨幣改革。
在威尼斯共和國,作為商業城邦,貨幣在其經濟生活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威尼斯鑄造的金幣杜卡特,因其成色優良、製作精美,在歐洲乃至地中海地區都享有很高聲譽,成為了國際貿易中的重要支付手段。威尼斯對貨幣的管理十分嚴格,一方面保障貨幣的質量,另一方面透過控制貨幣發行量來維持其在國際貿易中的優勢地位。與大明造大明寶鈔主要是為了滿足國內經濟交易需求不同,威尼斯更側重於打造高質量的貨幣服務於國際貿易,體現出不同發展模式與貨幣使用重點的差異,威尼斯重國際貿易需求下的貨幣管理,大明則重國內交易便利下的貨幣改革。
在阿拉伯地區,部落眾多,各部落之間的交易往往使用傳統的實物貨幣,比如牲畜、鹽、貝殼等,同時也有一些地區會使用金銀等貴金屬作為貨幣。貨幣的使用缺乏統一規範,大多是依據部落之間的約定俗成來進行交易。部落內部的經濟活動相對簡單,對於貨幣的需求和管理也不像大明這般有著朝廷統一的改革舉措,體現出不同地域文化背景與貨幣使用形式的差異,阿拉伯重部落習俗主導下的分散貨幣體系,大明則重朝廷規範下的統一貨幣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