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03章 年 蘇報案引發大波瀾

葛明他們,透過一些在租界裡有關係的人,瞭解到了租界當局內部的一些想法,知道他們其實也很忌憚輿論的壓力,只是在找一個合適的臺階下。

於是,朋友們便組織了一場更大規模的請願活動,邀請了很多社會各界的知名人士參與,向租界當局遞交了請願書,要求公正處理“蘇報案”,釋放所有無辜被捕的人。

租界當局看到這場面,終於頂不住壓力了,決定先把葛明他們放了,但要求他們以後不許再參與類似的活動,否則絕不輕饒。

葛明被放出來後,雖然身體很是虛弱,但精神卻格外振奮,他知道,經過這次“蘇報案”,更多的人開始關注革命,關注國家的未來了,自己這一番受苦也算是有了價值。

他繼續在上海活動,和朋友們一起,利用各種機會宣傳革命思想,講述“蘇報案”裡那些愛國志士的英勇事蹟,鼓勵更多的年輕人投身到拯救國家的行動中來。

這一年,因為“蘇報案”的影響,整個上海乃至全國的思想界都像是被投入了一顆巨石,激起了千層浪,人們對革命的認識更加深刻了,對清政府的腐朽也看得更加清楚了,而葛明也在這波瀾中,不斷成長,不斷為了心中的理想而努力著,雖然前路依舊充滿了未知和艱難,但他從未有過一絲退縮的念頭。

其他國家主要歷史事實簡化版本:

- 日本:在1903年持續關注中國國內局勢變化,尤其是思想領域的動盪,妄圖借中國內部矛盾激化,進一步鞏固並擴大在華勢力範圍,加緊對東北等地的經濟滲透與資源掠奪。國內工業在明治維新推動下穩步發展,軍事力量不斷增強,對外擴張野心愈發膨脹,同時強化對朝鮮的殖民統治,壓制朝鮮民眾反抗。

- 朝鮮:深陷日本殖民統治泥潭,民族產業遭受嚴重破壞,朝鮮民眾在日本高壓政策下艱難求生,雖對中國“蘇報案”所引發的思想變革有所耳聞,期望能從中汲取力量反抗日本殖民統治,但因自身力量薄弱,難以形成有效抗爭,只能默默期待民族解放時機到來。

- 英國:作為老牌殖民帝國,在中國“蘇報案”發生期間,一方面與清政府及租界當局有所勾結,維護其在華利益與特權,另一方面關注國內工業革新,應對新興工業國家競爭,同時維持海外龐大殖民體系,處理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帶來的諸多問題,鞏固其國際地位。

- 法國:借中國局勢變動,意圖在中國西南等地拓展勢力範圍,加強經濟滲透。國內工業多元發展,時尚、奢侈品產業優勢明顯,傳統機械、化工產業不斷創新,積極經營海外殖民地,搜刮資源維持國內繁榮,參與歐洲事務,展現大國影響力。

- 俄國:密切留意中國思想領域變動,特別是“蘇報案”這類可能引發社會動盪的事件,盤算能否從中謀取利益,擴大在中國東北的勢力範圍。加快國內工業化建設,著重發展重工業,受封建殘餘等因素影響,發展面臨諸多阻礙,對外既要應對周邊地緣政治矛盾,又想在國際格局變化中獲取更多權益。

- 美國:奉行“門戶開放”政策,關注“蘇報案”對中國市場開放程度的影響,期望藉此進一步開啟中國市場,獲取經濟利益。國內經濟憑藉豐富資源、廣闊市場及移民政策優勢蓬勃發展,新興產業崛起迅速,對外擴張步伐加快,尋求更多國際發展機遇。

- 德國:注視中國“蘇報案”動態,考量其對自身在華勢力範圍,尤其山東等地的影響,意圖借中國國內局勢變化,擴大商業利益與政治影響力。國內工業實力雄厚,化工、機械製造等領域技術先進,產品競爭力強,對外侵略擴張意圖明顯,在國際上與列強既有合作又有競爭,鞏固工業強國地位。

- 印度:處於英國殖民統治下,民族工業發展艱難,傳統農業、手工業受殖民經濟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