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被執法隊抓了起來,重打二十軍棍,並罰作苦役一個月,立刻讓其他人都老實了。
到了這個時候,新兵們才知道,原來優厚的待遇可也不是那麼好拿的,也只好老老實實的服從。
而經過了第一天的考亥,三千六百多名士兵當中,僅僅只有一千一百二十七人過關,而一次拿到二十顆裡,直接晉升為達標士兵的,只有三十一個人。
趙嶽得到了十七顆星,也過關可以參加第二天的加試,而他們幾人中,只有鄭廣明拿到了十五顆星,算是免強可以參加第二天的加試,劉原、王輝平、張立東都被淘汰出局。晚上吃飯的時候,他們王個人聚在一張飯桌上,張立東和王輝平又是牢騷滿腹,罵罵咧咧,而鄭廣明也顯得對第二天的加試信心不足。他們對趙嶽到是充滿了期望,認為他到是有希望可以衝一衝。
這幾天以來,趙嶽對商家軍的許多規據都很看不慣,只是他為人比較沉穩,喜怒儘量不形於色,因此也沒有表達出來。不過他對今天的考核嚴格到是有幾分讚賞,畢竟只有嚴格要求,才能練出一支強大的軍隊,商家軍過去的戰績他也聽說過一些,看來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第二天被淘汰計程車兵休息,參加加試計程車兵們繼續努力。
而加試的第一個專案就把絕大部份參加加試計程車兵給難倒了,這個專案是識字。分為一星和二星,是要求士兵能夠比較通暢的讀下來一篇文章,一星是[三字經]、[弟子規]一帶簡單文章,而二星的是[出師表][岳陽樓記]一類較為複雜的文章。因為商毅一項重視士兵的素質,如果有識字計程車兵,往往會優選考慮,因此才設下了這樣一個加試專案。
絕大多數計程車兵都不識字,在這個專案上難住了。拿到一顆星的只有八十三個人,而拿到二顆星的,僅僅只有八個人。而趙嶽就是其中之一。
原來趙嶽小的時候,家境不錯,因此父母讓他習文練武,希望讓他成為一個全材,當然習武只是為了強身建體,主要還是讀書習文,希望透過科舉出人頭地,而且就在趙嶽十八歲那年,還考上了秀材,正是前途大好的時候,家裡突生變故,家道中落,父親故去,母親臥病在床,又無錢請醫抓藥。
正好這時家鄉招兵,可以得到十兩銀孑的安家費,趙嶽在萬般無奈之下,只得投軍為母親看病,就這樣走上了軍旅之路,在軍中他到也頗能自勉,勤習弓刀馬箭之術,在二十三歲的時候,還考上了武舉,後來升到千戶。但趙嶽對從文一直念念不望,在軍旅之餘,一直都苦讀四書五經,希望等賺足了足夠的生活費之後,就放棄武職,重新參加科考,回到文官體糸中來。只是現在明朝亡於流寇,重開科考遙遙無日,因此才跟著商毅來到南方。在骨子裡,趙嶽是把自己當一個文人看侍,從軍在他來說,只不也是一個權宜之計。
正是有這樣底子,讀幾篇文章對趙嶽來說,實在是小萊一碟,輕輕鬆鬆就拿到了兩顆星,使自己的總成績達到了十九顆星,離合格只差一步。而鄭廣明在這一項上也卡了殼。
第二項加試是游泳,不用說這是為選拔海軍設計的一個專案。方法也簡單,就是在一條長三十步長,寬十步的水池裡,遊單程可得一星,一個來回可得二星。
但這批明軍多是北方人,不識水性,有些人會幾下狗刨,但也遊不了多遠,單程的距離差不多有五十米,沒兩下子的人,根本就不行。結果在這個專案上拿星的,只有一百零七個人。趙嶽和鄭廣明都是不懂水性的人,因此連試都沒試。
第三項加試是越障阻跑:在一條長達七十步的跑道上,設有獨木橋,跨越、爬坡、吊行、匍匐行,翻越高牆等六道障阻,並要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分三個時間段,設有三顆星。這是商毅山寨後世的一個訓練專案,主要是考核士兵的野外能力。
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