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因此也是一路通暢無阻,在三月二日,艦隊到達登州的海軍基地。
三月三日,加入第二分艦隊之後,達到一百一十餘艘的龐大艦隊,橫穿渤海,再一次從海上直逼天津衛而來。算起來這也是中華軍的艦隊第三次從海上進攻天津衛了。
自從上一次中華軍從海上突襲了遼東和天津衛之後,清廷在天津衛也加強了駐守,而大沽口就是天津衛最主要的要塞,因為大沽口是海河的入海口,地勢平坦,水緩港深,不僅適合進行登陸作戰,而且千噸以下戰船還可以由海河逆遊而上,直接進攻天津衛,前兩次中華軍從海上突襲天津,都是在大沽口登陸的。
因此清廷的海軍基地就設在天津衛的大沽口處。並在大沽口的兩岸各修建了兩座炮臺,共計佈置各種火炮一百八十餘門,毎一座炮臺分為兩層,各佈置火炮四十到五十門不等,其中紅衣大炮的數量為一百一十二門,分別四千斤以上的紅衣大炮為二十門,三千六百斤紅衣大炮二十四門,三千二百斤紅衣大炮三十二門,二千七百斤紅衣大炮三十六門。火力幾乎可以覆蓋整個海河入海口的海面,從海面攻擊的目標進入海岸炮兵的視野中,立即就會變成火炮射擊的靶子。
駐守炮臺的清兵為三千人,而就距離炮臺不足五十里的地方,就是天津衛,駐紮著二萬餘清軍,一但海岸告急,天津衛的駐軍就能在一天之內,給海岸予增援。另外在港口裡還停泊著一百多艘各種戰船,雖然都是一些小船,但如果能夠配合炮臺上的火炮,依然不容小視。由其是現在清廷新購進了四艘荷蘭的戰船,也使艦隊的戰鬥力有了相當的提升。
荷蘭派來幫助清廷訓練水軍的教官到達大沽口之後,雖然對清廷海軍的戰船;人員,火力不屑一顧,認為這是一支還停留在十五世紀裡的海軍,但對大沽口的防禦力卻讚不絕口,認為足以抵擋一百艘戰船的進攻。因此多爾袞對大沽口的防禦力還是非常放心的。
就在三月五日清晨,清廷的巡哨船首先發現了在大沽口的東方出現了大量的艦隊,因此立刻向海軍基地發出了回報。
鄭芝龍雖然受到清廷的多方猜忌,但在名議上,他依然還是水軍的最高將領,因此在接報之後,也立刻下令,招集海軍諸將商議應對的戰術。
而朝鮮的客藉將領李杜國一聽,立刻出列,向鄭芝龍請戰,要求帶著龜甲艦隊,去迎戰中華軍的海軍,並且不信誓旦旦,一定要取勝。自從龜甲艦隊組建之後,李杜國也自認為可以憑著這支龜甲艦隊縱橫海上,因此一直都想找個機會在戰場上去大顯身手,再顯先祖的神威,但多爾袞雖然對龜甲艦隊讚賞有住,但卻一直都不許李杜國出戰,也讓李杜國十分鬱悶,現在終於等到機會了,中華軍主動進攻到到大沽口來了,當然不會放過。
其實鄭芝龍早就想讓李杜國出擊,去和中華軍的海軍打一仗,讓李杜囯知道一下,龜甲船早就已經過時了,省得他整天在自己耳邊宣揚龜甲船有多麼了不起,同時等李杜國慘敗之後,多爾袞也就會進一步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對自己的限制,也會放鬆一些,這樣一來,自己也就有機會了。另外如果出戰的話,自己說不定還有機會從清軍這邊逃脫。
當然鄭芝龍也不能表現出自己極力贊同出戰的意圖來,相反還假意勸阻李杜國,但在李杜囯的再三要求下,最後才十分免強的同意出戰。
而荷蘭的教官只付責平時訓練水軍,並不能參加水軍的聚議,因為清廷對荷蘭人同樣也十分防備。因此在決定出戰之後,鄭芝龍才派人通告荷蘭的教官,讓他們隨艦隊出戰。但荷蘭人接令之後,立刻就表示自己只是付責訓練水軍,並不是僱傭軍,因此沒有幫助清軍戰鬥的義務,而拒絕出戰。
其實荷蘭人比鄭芝龍更清楚,清軍水軍的戰鬥力,根本不足與中華軍相比,守在基地裡,依靠兩側的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