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路,甚至把張超的補充兵給殲滅,把糧草軍械奪了,那他這萬餘人在隴西城可就真是危如累卵了。
差四十幾張月票,就能上分類前十,到分類頁露臉了,兄弟們,還有月票嗎?這個月到現在,平均每天都超過一萬五千字更新,若是兩千字章節,那就是天天七更還有餘啊!(未完待續。)
第311章 跑
一千党項羌騎兵。
張超覺得壓力山大,他看了看自己身邊的這些人。許敬宗、馬周、岑文字、李守素、崔善福,加上他自己,六個主官裡倒是有五個翰林學士,還有三個未來的宰相。
可就沒有一個是能打的啊!
倒是三個營將和五個團校尉算是正經軍人,可看這些人身上漂亮的鎧甲,張超對他們也不太抱什麼希望。他們原來都是李世民的衛士,還都是些勳貴子弟,年輕的不像話。他們雖有戰陣經驗,可以往都是給李世民當保鏢的,指望他們領兵作戰,也是太天真。
至於他手下的三個軍八千多兵。
張超直接無視了,就憑這些人手一把長槍一件布衣的兵,炮灰都有些不夠格,也就只能去給李世民噹噹補充兵。單獨面對一千党項羌騎兵,純粹就是送菜。
“文遠,党項羌都出現在這裡了,只怕秦王那邊形勢不太好,我們得趕去增援啊!”李守素還是挺盡職的。
張超也覺得李世民現在應當挺危險的,吐谷渾這次本來就來勢洶洶,兵強馬壯的。兼之隴西兵馬早抽調去了蕭關一線支援羅藝,已經空虛。
再又有內附的党項羌叛歸吐谷渾,說不定李世民現在都被包了餃子了。
秦王有危險啊!
不過張超現在也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啊。
張超毫不猶豫的做出了選擇,“傳令,原路撤退,我們退到沿河堡去!”
沿河堡是張超他們之前路過的一個城堡,就在渭水河邊。
渭水由伏羌城東入岑峽,岑峽兩岸皆石崖,渭水激流而下,約十六里左右始出峽,南流過沿河川,抵邽山,折而形成肘形東流,約八里,渭河又流入下峽,即河邊崖峽,此峽約十五里出峽。
沿河堡,其實就是在伏羌城和邽城之間的一塊較大的河溝谷地,因為處於要道之上,又地形開闊,因此這裡建有一堡城。
屯駐有部份兵士,同時也有許多商人在這裡開設店鋪,給往來的商人百姓提供服務,另外附近還不少村莊,種植著這裡難得的許多土地。
張超選擇撤退到沿河堡去,是因為這裡是離張超最近的城池。
它距離伏羌城只有六十里,有著完整的城牆。
同時南面立著的邽山,還是沿河城的一道屏障。
沿河城附近,其實是一塊渭水衝擊、侵蝕成的河谷盆地。
“撤到沿河堡?”李守素怔在那裡。
“敵強我弱,難不成我們還要拿雞蛋去硬拼石頭?”
“可我們有八千士兵還有八千民夫,敵人只有一千!”李守素還在糾結數字。
張超冷笑一聲,李守素出身關東大族,世代名門。這老學究最擅長的就是譜序,對天下有名計程車族的譜序傳承,瞭如指掌,號稱肉譜、行譜。可現在是打仗,打仗難道是把雙方的人數擺出來?
党項羌騎兵雖也不是什麼職業軍隊,可這些人以遊牧為生,基本是馬上生活的,遊牧打獵,那是他們的強項。殺人,很多時候其實比打獵簡單多了。
讓一群在土地裡刨食的農夫,去跟一群打小騎馬打獵的党項羌人硬拼,這不是腦子壞掉了嗎。
反正張超是不做那樣的事情的。
人多,是沒有用的。尤其是在野外,被羌人騎兵一衝,估計就潰散了。得有一座城池,有高大的城牆,才能對付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