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3部分

長江,接著出海嘛。真要是造成了,從這裡到長江海口,跑上一趟,也算是試航,有沒有問題,一下子就能發現了。”

張仲堅想了想,“這倒也是個不錯的想法,好,我這就派人去找船匠來。張家在揚州那邊還有些人,也有不少的朋友,找些船匠水手,倒是不成問題。”

他對於李超的這艘充滿新技術的船,也很期待。如果這船真如李超所說的那樣好,那麼到時真的可以完全取代木蘭舟了。

有了如此好的船,甚至可以從廣州直航珍珠島,甚至是直航波斯灣。(未完待續。。)

第706章 相爺大氣

暖炕上,三個人一邊吃著火鍋喝著小酒,一邊很熱烈的討論著造船大計。

張三本就是大海商,對於造海船非常有興趣,尤其是這種新穎獨特一看就高大上的三桅海船。而承幹也一直就對於大海有種獨特的嚮往,現在凡是跟海啊船啊搭邊的東西,他都感興趣。

至於李超,他現在也有點不太想去管朝堂上的事情,有些累了厭了。只想在這武當山上多呆些時日,反正有空,那就造船吧。

“不過要造船,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如果把匠人招到這邊來造船,我們還缺木材。”

造船的木材,需要一些特別的樹木,船的不同部分需要不同的木材。整條船最重要的部位,龍骨,就對木材要求極高。哪怕可以使用龍骨拼接技術,可龍骨需要的木材也一樣得是很大的樹,還得專有的極堅固耐腐蝕的橡木、柚木這些為上。

其它的甲板、桅杆等木料,也一樣都極有講究。

山南倒是不缺木料,進山找,總能找到合適的,哪怕是龍骨所需要的大樹,也能找到。但木材找到了,得砍伐、運輸回來,這還只是最簡單的。

比較麻煩的是,樹木運回來,並不是能直接就造船的,還得陰乾。一顆大樹,尤其是龍骨那樣的大樹,可能需要很多年的陰乾。

“其實也用不了那麼久陰乾,我們可以加快速度。”

張三夾了一塊鴨血放進嘴裡,聽了李超的話,連忙搖頭。

“船對木材要求最高,尤其是海船,木材不陰乾就造船,那以後船就會變形,那是不行的,必須得陰乾。”

李超笑笑,他當然知道這樣的常識,但木材幹燥也並不是只有陰乾這麼一種。在大航海時代,為了加快造船速度,會有專門的木材廠,他們負責伐木以及加工。加工不僅是把樹木砍伐下來後,再鋸成各種各樣的板材,而且也包括乾燥。

木材廠會修建專門的乾燥窖,把砍下來的樹木,按照使用需要,直接鋸成各種規模的板條,然後把相同溼度一樣規模的木材,堆架在乾燥窖裡乾燥。

透過這樣的方式,極大的加快乾燥的速度。

乾燥窖裡乾燥木材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就是在乾燥的窖裡透過水蒸汽來加快木材的解吸過程。

木材裡的水分兩種,一種是細胞壁裡的吸著水,一種是自然水。而乾燥,主要目的就是去除吸著水,這個過程稱為解吸,自由水的影響則不大。

窖中乾燥時,木材堆碼很重要,還要把木材兩端截面塗上臘封住,以防開裂。

張三聽的大為驚歎。

想不到木材居然還有這樣加快乾燥的辦法,普通的船廠,都是最簡單的辦法,每年購買木材,然後先把樹鋸開,按要求鋸成板材,然後拿臘或漆封住截面,然後架在棚裡自然陰乾。有的甚至更簡單點,山裡選中樹木,不砍,而是把底部的皮剝開一圈,讓樹自然死亡。

等樹幹枯之後,再砍伐運回。

越簡單的辦法,樹木越易開裂。

所以一般都是砍伐溼木,然後運回去就要鋸開,然後再儲存陰乾。這樣,是因為越完整的樹木越容易開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