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2部分

他當然給半月談和時報發文助陣,確實用過李白的不少詩,當時用李白這個名投稿,本意也是複雜的,誰料最後這事還是沒隱藏住,結果李白成了李超的一個別名,現在大唐的文人都知道,李白和李太白、青蓮居士、謫仙人這幾個名號所作的詩,其實都是相國李超所寫的。

李超有嘴也說不清,乾脆也就算是預設了。

與馬周談了許多,最後不免又喝酒,馬周喝到醉去。對馬周來說,李超這個時候退隱,讓他意料不及,也想象不通。他覺得,李超這個人有的時候就跟他寫的那首詩一樣的充滿矛盾。

胸中有無數抱負,可有時卻又不願意為之全力以赴。

一面雄才大略,可一面又總想著妻妾兒女情長,想著悠然南山的生活。

馬周甚至妒忌李超,如果他有李超的才華,肯定是要為之全部付出投入的,不管結果如何,都要拼命一把,最後博個青史留名。

文人,不就是應當以此為奮鬥目標嗎?

可李超卻老想著激流勇退,如今正是他大顯身手的時候,他卻主動的要歸隱,要去那狼山北的封地,去那鳥不拉屎的偏僻塞外建設那三百里的荒蕪領地,簡直就是浪費了那一身本事。

馬周最後大醉。

醉的不醒人事。

這一晚馬周在李府夜宿,天亮之後,馬周醒來,更衣過後沒去打擾李超,直接出府上朝。路上,聽著報童清脆的賣報之聲,馬周叫停馬車。

“郎君,要報紙嗎?今天剛出的半月談和時報,還有漢京報呢,來一份吧。”

馬周掏出錢袋,抽了一張一百文錢的莊票,遞了過去,“一樣給我來一份,不用找了。”

報童歡天喜地的道謝,手腳麻利的從布袋裡掏出三份報紙遞給馬周。

馬車繼續前行,馬周坐在車廂裡翻看起報紙來。

半月談和時報,都是李家的產業,辦的早,如今名聲大,銷量廣。半月談五天一期,而時報一天一期,都是破萬份的大報。漢京辦則是今年新辦的報,由禮部發行,算是官方喉舌,發行量也不小。

當然,如今報紙早為大唐士人官員們接受,除了這三份大報,還有不少的小報。有半月一刊的,也有十天一刊,七五天一刊的。不過銷量上,都遠不如這三大報,多的也就千把份,有些甚至只是幾百份銷量而已。

但論起影響力,還是隻有三大報。而且半月談的權威性最高,時報則時事性最強。

不過今天半月談和時報都同時發刊。

馬周先看時報。

結果時報頭版的時事新聞,正刊登著侯君集審理案。時報用了整個頭版,把這個案件前情以及現在的結果都刊登了。

報紙上,侯君集的種種無恥行為,都在上面。而且這報紙還難得的是很客觀,整個案情,各方角度描寫,人證物證等等齊全。

甚至連侯君集當庭襲擊李超之事都如實描述了。

最後,還附帶著刊登了李超辭職的訊息。

看到這,馬周臉上微變。

這個時候,時報把這件事情公之於眾,甚至毫不客氣的把皇帝給扯了進去,這不是好事啊。

雖然沒有一句話是直接寫皇帝的,但李超為何辭職?這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了啊。

馬周眉頭緊皺,這個時候這個案情公佈出來,只怕會讓事情更加麻煩啊。可他也知道,這上面寫的都是非常客觀公正的事實。

再看半月談,果然也把此案放在了頭條。

倒是漢京報,對此案根本沒有隻字片語,他們的頭版頭條,還是高句麗使團抵達襄陽,遞上降表的事情。

這天早上,襄陽城裡許多人都看了時報和半月談。

得益於李超的策略,半月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