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慎為要。”
眾人皆拱手答喏,這才散去會議。
從宛縣出發,途徑酈縣(今內鄉縣西北),析縣(今西峽縣),然後轉頭北上沿小路過群山進入盧氏縣(今古同名)。所以劉賢並沒有領太多人馬,這一萬五千人也要沿途散在酈縣、析縣、丹水縣等南陽西面諸縣來保證退路的。
如此行軍二十餘日,劉賢總算領著九千兵馬出得大山,抵達盧氏縣外圍。他這邊一路無事,獻帝那邊可就慘了。
十月初五,車駕到達華陰,華陰駐軍段煨攜帶物資迎駕,讓獻帝難得吃了頓飽的。又讓獻帝入其營中以護送獻帝,獻帝不從,太尉楊彪、司徒趙溫等勸誡獻帝,正躊躇間,老丈人董承又誣陷段煨,說看到郭汜在段煨營中。
這邊獻帝還拿不定主意,楊奉董承又莫名攻訐段煨,段煨大怒,與楊奉董承等人交戰。而此時李傕郭汜張濟等三股勢力咂摸出味兒來了,三者聯合以聲援段煨為由,遣兵夾擊天子鑾駕。
楊奉這邊也沒有坐以待斃,招降了河東郡的白波軍,並引南匈奴右賢王去卑為援。只是李傕等人人多勢眾,雖然忌憚天子,不敢妄加衝撞,但仍多次擊敗楊奉等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打到最慘的時候,獻帝內衛虎賁羽林兩軍僅剩百人不到,公卿百宮、女眷輜重、皇室器物典籍等等所有能丟的都丟棄了,獻帝也隨著楊奉董承河東和弘農兩郡之間四處奔命逃竄。
盧氏縣縣治其實不小,作為從荊益入直的重要道路,雖然地處群山隘口,但卻是弘農郡南面少有的幾個大縣。
而且盧氏緊扼入直隘口,也有著三千段煨士卒把守,不過守將倒是名不見經傳。守將姓董,叫董逢(編的,正史裡只知道叫董季中),字季中,是早年隨弟弟董遇依附於段煨的。雖然姓董,但是跟董卓沒有半毛錢關係。他弟弟董遇倒是個人物,做到曹叡的大司農。
劉賢遠來,董逢是知道的,他自己存了降心,只是弟弟董遇不願投降,有言於兄道:“昔我等附寧輯將軍(段煨),安能畏強求活,今我盧氏一縣,尚有可戰之兵,敵雖眾,如之奈何?”
董逢深以為此,肅清周邊鄉亭,將兵力集中在盧氏縣,準備在盧氏縣抵禦劉賢。
這麼一來可就把劉賢難到了,盧氏縣這個地方緊扼隘口,易守難攻。正如董遇所說,三千士卒足夠守住這個縣治,繞又繞不開,就只能強攻。
無奈之下,只能清理山道,擇儘量遠山的地方紮營,防備火攻。同時,不斷打造攻城器械,士卒們日日操練攻城事宜,以期達到震懾盧氏縣的效果。
獻帝的事情尚未塵埃落定,劉賢不算太急,打仗打慣了,劉賢也沒覺得盧氏縣能整出什麼么蛾子。就天天遣人在縣城外叫陣,隨時準備強攻。
大不了就花點代價嘛,折個五六百人,絕對問題不大!
盧氏縣府內,趙儼見到了董遇董逢兩兄弟,董逢主之,董遇作為主簿在側。
“二位董將軍,某乃蕩寇麾下相軍祭酒趙儼,趙伯然,見過兩位將軍。”
題外話一句,祭酒這個詞兒出自儒家十三經的《儀禮》,一開始是指以酒祭祀,後來把古代饗宴時長者酹酒祭神的的長者稱為祭酒,泛稱年長或位尊者。
後來漢代就出現了博士祭酒這種官職,位居博士之首。軍中也有祭酒的這種禮節,後來曹操就把郭嘉稱為軍師祭酒,再後來為了避司馬師的諱,記載為軍祭酒。
所以東漢後期,祭酒就稱為參謀、監軍一類的代稱,常見的有軍師祭酒、軍謀祭酒、空軍祭酒、相軍祭酒等等。本文為了方便,幕僚也一律設定為相應祭酒,看官老爺不必較真哈。
“趙祭酒客氣,如非軍故,我等怕是難以見得潁川四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