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流聽上去並不是中原門派的名字,這個須原陽太也明顯不是盛國的人名。
“倭寇?”臺下已經有人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倭”字與“委”字相通,表示隨從恭敬之意,雖然多多少少有些輕視的意味,但其本身卻並非貶義,之所以會演化出“倭寇”這樣的蔑稱,那還得從頭說起。
盛國建立之前,曾經的宋齊梁陳四大家族覆滅了柴姓皇族之後又整整僵持了數十年之久,而中原地區這加起來總共半個百年的亂世已經足夠讓它的一些附庸國產生心態上的變化了。
當柴姓王朝終結的訊息傳到了海的另一頭時,出雲國的國主便決定暫時保持一個觀望的態度,斷絕這段持續了數百年之久的朝貢關係——就算事後新王朝的主人問起,也可以用各種各樣的藉口搪塞過去,畢竟中原一下子出現四股強大勢力,那到底要給誰朝貢?
要知道投資這東西,投資對了是賺,投資錯了很可能連命都給搭進去。
然而,計劃終究是趕不上變化的速度,當盛國這個新一代帝國從這片富饒的土壤上拔地而起之後,出雲國也經歷了一番動盪,新國主有著不同於老國主的激進態度,他認為以出雲國現在的實力來說根本不需要成為盛國的附庸,而他的想法無疑也影響著出雲國的未來——其中就包括須原一刀流的須原賀這樣的人,當然,須原家作為劍道世家來說只是單純的看重武力上的比拼,認為他們本家的武術更值得學習和傳承,而更為激進的群體卻另有所圖。
隨著盛國重建了通商口岸,恢復了與各個國家的貿易之後,出雲國的部分勢力便盯上了沿海地區這塊肥肉,艱難維生的漁民、一貫作惡的海盜、流離失所的浪人等等在本就別有用心的勢力帶領下組織成了一股股海盜集團,向著盛國富裕的地區發起了堪稱劇烈的襲擊,為惡生亂,寇盜邊陲,於是便漸漸被以“倭寇”呼之。而因為這些人的殘暴行徑,中原的武夫們自然對他們沒有什麼好臉色——例如長生盟便自發性地組織過各種規模的戰鬥以抵禦倭寇入侵,這也是他們能和沿海地區大郡交好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有趣的是,如今的倭寇集體中除了出雲國之外,還有很多來自於其它番邦的成員,甚至連盛國人都有參與其中。
須原賀以及他的兒子須原陽太當然不是倭寇組織的一員,雖然有不少落魄的武士會加入倭寇的行列之中,但像須原家這種在出雲國方興未艾的武道世家是不屑於像盜匪一樣搶劫的——儘管出雲國的幕府曾經或明或暗地向須原家表達過招攬的意圖,但高傲的須原賀可不會被人當成倭寇那樣的奴才供人差遣。
可能有人會問了——你給商會當奴才,好像也不比給出雲國幕府當奴才高貴啊?
然,須原賀之所以會踏上這樣的旅途,一方面是為了證明自己的武道,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是以“合作伙伴”的身份與商會保持聯絡的。雖然他拒絕以倭寇的方式為幕府效力,但如果以更高的姿態去為須原家爭取應有的榮耀,他也不會拒絕。
須原陽太這個出雲國名字的出現的確讓眾人感到了一絲驚訝,但也只是到此為止罷了——少年英傑會可從來不會挑你是哪來的人,此前也有番邦人士參與的先例。強大的帝國當然也要有莊嚴的姿態——既然你來參加,那就用堂堂正正地方式擊敗你就是了。
當然,不但允許你參加,還給了你須原賀一個掌門級高手應有的待遇——雖然中原武夫們也不知道你到底什麼水平,但既然你們遠道而來,又是個什麼流派的門主,也不至於因為你的出身而冷落你——如果你真的強大且人品值得尊敬,那給你一個掌門級的位置也無妨,但若是你猥瑣卑鄙,那這個位置你坐上去了也不過是徒增笑爾。只不過考慮到絕大多數人對於倭寇的排斥,須原一刀流的門人們都被安排在了很邊緣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