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2部分

在外的將領,也沒法再上馬管軍下馬管民了,軍政分開,只能管著自己防區的一畝三分地的軍事,其它的什麼都管不著。

雖然如今一些高階的武將,也還沒被限制的這麼嚴格,可這卻是一個趨勢。

以前戰亂不止,武將們最易立功獲勳。他們出將入相,在地方上也是文武一肩挑,權利極大。甚至憑著功勳可以讓子弟承蔭入仕,等於武將們完全把持了朝廷的政治權力。

但現在,武將們的權力越來越小,過去高高在上的軍功貴族們,如今已經大不如從前。反倒是士族,再次得勢。

李世民還在搞科舉,文舉武舉,這是在名門士族之外,又要扶持寒門小地主階級來權衡那些大士族,就如同李世民用大士族來分軍功貴族們的權,把軍功貴族隔離起來一樣。

這一手,玩的很熘。(未完待續。。)

第724章 狡兔三窟

李超不知道哪一天,自己就會被李世民容不下。或者說,他不知道,灞上李家能興盛幾代,能被朝廷容忍幾代。

都說狡兔三窟。

李超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總得替以後打算,雞蛋不能都放在一個籃子裡啊。

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李績、李靖、魏徵這些貞觀名臣,有些人得以善終,有些人善終都沒有,可就算善終了,他們的家族也大多沒保住,子孫捲入謀反被砍頭抄家流放的,不知道多少。

長孫無忌晚年被流放,身死客鄉。房玄齡杜如晦的兒子事涉謀反,李績的孫子謀武則天的反,李靖倒是謹慎小心,可家族也很快敗落。

雖說兒孫自有兒孫福,但到了李超這個位置時,總又不免想多做點。

建起這家四海貿易公司,也算是一步退路。眼下是做貿易的,暗裡也可以做為李家在海外的佈局,置業置產,以後可以安排些子孫到海外去,在那邊主持產業,甚至是開枝散葉。

若是有一天,萬一中原風聲不對,李超還可以來一個揚帆入海下南洋,海闊天空,李世民總不能追到南洋去吧。

或者這世安穩,但以後子孫的時候,萬一有個把不肖子孫,也傻傻的捲入了什麼奪嫡謀反什麼的,李家也不至於被連根拔起啊。

想的有點多,但李超覺得自己想的沒錯。

“衛公若是願意入一股,我是非常歡迎的。如果衛公願意入股,我給衛公多數決策股。目前決策股只留了一百多家的位置,而其中多數決策股,佔據決策股七成的決策票數。持有多數決策股的股東席位,我只設有十三家。”

李超跟李靖解釋了下公司的股權結構,給朝廷兩成公司股份,給其它商人們預留三成。朝廷的這兩成股份,不需要出錢入股,只是到時劃拔一些土地給公司營建港口、倉庫等就行了。

商人們那三成股,則需要出錢入股。公司總共募集一百萬貫錢,每股就相當於一百來貫錢。

但朝廷和普通商人們的這五成股,只享受分紅,沒有參與決策投票權。

有投票決策權的是剩下的那五成股,這五成股只給勳戚貴族們投錢入股。一共是招募一百多家勳戚貴族入股,但裡面也有區別,絕大多數貴族入的股,拿到手的股票是單股投票權,一股就是一票。

而李超給自己和另外十二家股東,留的是多股決策權,一股相當於有好幾票。

這樣的結果,就是十三家大股東,雖然人少,但手裡不多的股票卻反而比那一百多家貴族們手裡的多數股票的決策票數還多,十三家完全掌握公司決策大權。

這樣的設定,顯得似乎有些不太合理,但這是自由合作,願意來就加入,不願意也不強求你。

現在想入股的可是非常多,大量勳戚貴族,甚至是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