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68部分

李績,又如何。

今天召集軍方大將齊聚,也是不容易的。

要不是年底,哪能湊的這麼齊,起碼五軍大都督中有四個是在天南地北,只有一箇中軍大都督是駐於二百里外的襄陽,能夠偶爾入京參加議事。

四艦隊大將軍同樣是要駐於各地,海軍不同於陸軍,專業性更強。

“諸位,樞密院參謀處獲得訊息,薛延陀真珠可汗夷男正密謀反唐,此事大唐絕不能容忍。陛下已經決定,要滅薛延陀,擒夷男!”

薛延陀是鐵勒中較強大的一支,隋時,就曾經反抗者突厥。在東西突厥中搖擺不定,後被唐拉攏聯合滅突厥。

突厥滅亡後,大唐控制漠南和西域,漠北地區,則交給薛延陀。薛延陀向大唐稱臣,為大唐的藩屬國。

草原沒有了突厥這個強大的部族,鐵勒人迅速的擴大勢力。

這幾年,他們將牙帳由鬱都軍山遷至尉捷山北獨邏河之南。

到現在,有了控弦騎兵二十萬,算是進入了全盛時期。

現在薛延陀一統鐵勒諸部,統治著東到室韋,西至金山,南至漠南,北至瀚海的廣闊地區。

薛延陀統治著回紇、僕固、同羅、拔野、阿跌、等諸部。

當初唐滅突厥,將漠南劃為直接控制,突厥部眾多遷到內地,分散安置。漠南之地,包括肥沃的河套、陰山白道川等地,都成了大唐的直轄疆域。

漠北直接給了薛延陀。

一開始,薛延陀對於大唐是充滿敬畏的。強大的東西突厥,被大唐徹底滅亡。薛延陀當初連突厥都打不過,又如何敢與大唐爭鋒。

他們年年朝貢,對大唐十分禮貌,甚至還求娶大唐公主,送兒子來大唐學習文化,實際上就是送到大唐做人質。

大唐幾次用兵,薛延陀也是積極調兵參與。平滅西突厥、高句麗甚至是吐谷渾幾大戰爭中,薛延陀也是都派兵協助。

一晃十來年過去,漠北安穩,沒有什麼戰亂,兼之與中原的貿易通暢,這些年薛延陀的實力也是暴漲。

擁有二十萬精銳騎兵,可謂是實力強大了。

大唐去年護法戰爭,薛延陀接受李世民的詔令率部南下。結果剛到漠南,戰爭就結束了。

夷男為天可汗居然這麼快就丟了天下而震驚,同時也對大唐的實力產生了懷疑。

特別是看到漠南的富饒與空虛之後,就不願意回漠北那苦寒之地了。

夷男與室韋、奚、契等諸部幾番會談,算是拉到了幾個野心勃勃的盟友。夷男認為,如果他們打著還我天可汗的名號,出兵南下,引發大唐的第二次內戰,那麼到時就可以趁機漁利。

夷男的目標就是漠南,甚至是河套。

張超打著個清君側護新法的名號,半年時間就能取得勝利,難道他們薛延陀聯合奚契室韋等諸部,三十萬鐵騎,打起還我天可汗的名號,還打不贏?

夷男認定,大唐肯定有很多人不滿承乾和張超,他們南下,肯定能得到許多中原貴族的支援。到時戰亂一起,正是渾水摸魚的好時機。

有實力,就不免會有野心。

十年休養生息,夷男手握二十萬雄兵,膨脹了也正常。

可他喊出那句還我天可汗後,承乾第一個就要滅了他。

一個藩屬國居然敢幹涉宗主的內政,尤其是這種皇權問題,這不找死嗎?本來漠北那塊地方,朝廷鞭長莫及,又貧瘠又遙遠,大唐就交給鐵勒人放牧,朝廷跟他們互市交易,一樣挺不錯的。

可現在既然薛延陀做死,那就只能換個可汗了。

“某覺得對薛延陀可先禮後兵,一上來就開打,對大唐來說也沒有什麼好處。尤其是如今我們剛進行軍制改革,而且大唐用兵的地方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