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先斬後奏,趁勝進軍遼西,這事情在朝中也是引起了爭議。
爭議在持續發酵。
又是早朝。
太子坐在御椅之上。
殿中蕭和陳叔達卻爭了起來。
本來在反對李超新法一事上,這左右僕射是達成一致,共同進退的。但這段時間,兩位宰相起了分歧。
蕭認為不應當妥協,他認為太子其實跟皇帝一樣,是在搞緩兵之計,是在拖延時間。為此,他提出不能妥協退讓,因此繼續向皇帝和太子施壓,要廢除新法。甚至要直接罷去李超的相位,李超會打仗,那就讓李超做燕雲節度使就好了,不必保留宰相之職。
而陳叔達卻認為,太子雖然沒廢除新法,可已經在修改新法,還在徵求百官意見,這已經是個好開頭,不必急於一時。
而今天,朝會上太子讓人宣報了最新的軍情。
李績在大同再次擊敗欲谷設,斬殺五千餘,俘虜近萬,欲谷設兵敗撤回陰山以北。
李超更是了得,率五萬軍入遼西,一路上勢如破竹,已經收復遼西全境,俘虜高句麗軍一萬餘,另俘虜高句麗人口三萬餘。
唐軍都沒有損失,這樣的勝果,讓人驚歎和振奮。
本來這兩個捷報,讓君臣振奮,高句麗和突厥人的聯手入侵宣靠失敗,大唐還趁機收復了遼西。
可蕭卻彈劾李超,說李超趙莊一戰指揮失誤,導致唐軍損傷嚴重。同時還彈劾李超,不等朝廷旨意軍令,就擅自調兵攻入遼西,這是擅調兵馬大罪。
總之,本來一個人人高興的時候,蕭卻大敗氣氛。
大功臣李超,卻被他彈劾出多條大罪來。
太子承乾十分不高興,小臉陰沉。
這個時候,蕭又舊事重提,提出廢除新法。
馬周本來準備出列跟蕭好好辨論的,結果誰也想不到陳叔達卻站了出來。
這位蕭的老搭檔,公開反駁蕭。
蕭認為李超有罪,並且要立即廢除新法,而陳叔達卻認為李超功勞不可埋沒,並認為新法可以修改調整,而不用直接取消。
蕭一下怒了,認為陳叔達沒骨氣。
一開始還是就事論事,可沒一會,氣極的兩人,已經顧不得宰相身份,公然罵戰,說了許多不好聽的話語。
本來的一對搭檔,卻最終分歧。
“蕭相,陳相。”
太子心裡好笑,面上卻還一臉正經的,他出聲勸說。
可此時兩個宰相已經吵出了真火,越吵越大聲,根本不聽勸。
承乾提高了些聲音。
“蕭卿,陳卿,你們且莫動怒”
可兩宰相此時都吵出真火,甚至都聽不到太子的勸聲。
承乾不怒反笑。
他就坐在裡,看著兩老頭吵。
吵了半天,兩老頭也累了,漸漸不那麼激動了,這時才發現大家都盯著他們看。
“吵完了嗎?”承乾問。
蕭和陳叔達都有些後悔,忙請罪。
承乾笑笑,然後拿起御案上的硯臺重重在桌上一拍。
“蕭、陳叔達身居相位,然言語失態,殿前失儀,皆有對孤不恭之罪。現一併罷免所有官職,回家閉門思過。”
這話一出。
金殿寂靜。
太子臨朝第一天的時候,直接抓著御史中丞劉洎失儀的毛病,把劉洎弄了個抄沒家產,流放越南。
而現在,太子一張嘴,就把朝中的兩位宰相,尚書省的左右僕射給一擼到底了。
“罷相!”
連房玄齡等宰相,都不由的吸口冷氣。
這太子,狠起來是真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