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3部分

者的屍體,後來甚至發展到了把一些老弱之人殺掉吃肉的慘劇。

而建奴軍經過這些年的經營之後,攻堅能力也比早年要強了很多,特別是他們開始大批次裝備紅夷大炮之後,火力上已經不弱於關寧軍,此次建奴軍南侵,更是攜來了很多門重型的紅夷大炮,這些大炮在開始攻城之後,被建奴的漢軍架在城外,幾乎是日夜不停的轟擊寧遠城,雙方在城內外展開了一場炮戰,守軍火力明顯弱於建奴大軍,以至於一個月下來,雖然洪承疇率軍擋住了建奴軍屢次進攻,但是城中兵將卻也死傷慘重,寧遠城的城牆更是被轟的千瘡百孔,搖搖欲墜,城內軍民不得不在炮轟間歇日夜對城牆進行搶修,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抵抗也已經到了強弩之末。

可是他們盼望的援軍,卻一直都沒有出現在寧遠城外,雖然崇禎最終下決心要派兵救援寧遠城,試圖將洪承疇和寧遠城中的官軍救回山海關,可是大明可用的兵馬在這個時候實在是太少了,楊國柱和唐通受命之後,在監軍張若麟的率領下,於三月底之前便出了山海關,可是張若麟這個傢伙,卻只是一個虛有其表的混帳東西,他身為關寧軍監軍,為人很是驕橫,這兩年來,沒少給洪承疇找麻煩,以至於軍中上下有人說,可以不知洪督臣,但是隻識張監軍!可見這個張若麟在軍中是多麼的驕橫了。

此次建奴軍南犯,洪承疇坐鎮寧遠,可是這個張監軍卻藉故不肯留在寧遠城,卻跑回到了山海關,並且在山海關坐視洪承疇的兵馬在寧遠城被圍,也不想辦法予以救援,現如今朝廷下旨派楊國柱和唐通二人領兵四萬,出山海關救援寧遠城,張若麟便沒辦法,只能督軍出山海關本寧遠而去。

可是張若麟膽小如鼠,山海關到寧遠城,也不過只有二百多里的路程,快的話,兩天時間便可以抵達寧遠城下,可是張若麟壓著大軍的速度,卻始終不肯加快行軍,雖然楊國柱一再請命加快速度,可是張若麟卻嚴厲呵斥,說要小心行事,不能中了建奴的埋伏,其結果是二百多里的路,他們十天時間也沒有走到不說,每天行軍只有十幾裡最多不過三十里,張若麟便命紮營。

如此一來,馳援的突然性自然也就不用說了,建奴方面早早的便得到了訊息,皇太極當即便令多爾袞、多鐸率領三萬多建奴軍,繞過寧遠南下,將楊國柱和唐通的援軍堵在了六股河,雙方在六股河一帶展開了一場大戰。

楊國柱率部幾次試圖突破建奴軍,但是因為張若麟拖後腿,都未能成功,反倒是使得軍心渙散,被多爾袞打的大敗,而張若麟見勢不好,居然率領標營後撤,唐通也不是一個敢戰之輩,始終不敢和建奴軍死戰,張若麟一退,他也立即率部後撤,結果使得楊國柱所部後路被多鐸率軍截斷,頓時造成了楊國柱所部的大潰,楊國柱率兵死戰突圍,但是最終卻未能成功,楊國柱在戰場上身中數箭還中了幾顆銃彈,當場陣亡在了亂軍之中。

唐通護著張若麟亡命一般的朝山海關奔逃,但是被多鐸率部追上一通掩殺,也全軍大潰,出山海關救援寧遠的這支大明最後的可用之兵,也就此徹底瓦解。

潰兵是沒有任何戰鬥力可言的,在建奴軍的掩殺之下,大批官兵被追到了海邊,最終過萬的官兵被趕入到了大海之中,包括張若麟在內,也沒有能倖免,活活的被淹死在了大海之中,在這一段大海的海面上,大明官軍浮屍成片,可是讓人為之感嘆的是,這些大明官兵,投降的非常少,眼看無法逃走,最終絕大多數人都選擇了赴海而死,雖然戰敗,可是他們的這種舉動卻還是可歌可泣。

此戰下來,只有唐通帶了極少數的兵將,得以逃脫返回了山海關,但是大明至此也徹底失去了救援寧遠城的力量,只能坐視寧遠城的陷落。

訊息傳到京師之後,朱由檢在大殿之上沉默了很長時間,既沒有大哭,也沒有大罵,像是老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