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2部分

多地方的地主豪紳們,還沒有被他降服,各自結堡自衛,對他的大順國進行抵抗,再加上他眼下糧秣已盡,也無力對肖天健的地盤發動大規模的戰事,現如今倒不如先聽宋獻策的建議,先儘快佔領陝西大部地盤,穩住自己的陣腳再說,觀望一下這一次肖天健北伐的結果。

宋獻策說的不錯,如果是肖天健這次北伐,一旦和建奴大軍決戰失利的話,那麼無疑對肖天健將是一個非常嚴重的打擊,他到時候也正好利用肖天健最虛弱的時候,趁機去再奪佔肖天健的地盤,趁他病要他命,到時候他便可以名正言順的稱皇了!

於是李自成最終還是暫時壓下了這口氣,沒有兵發鄜州,而是轉而開始調動兵馬,開始朝著隴州、慶陽府、平涼府一帶攻進,並且調集兵力,對西安府、鳳翔府一帶的地主豪紳們的莊堡發動清剿,以此來獲取部分糧秣。

其實肖天健這一次北伐之前,發詔惹怒李自成,在戰略上並不是一件明智之舉,因為他北伐在即,麾下的主力兵馬基本上要投入到北方的戰場上去,各地留守的兵馬數量便會相對有限,大中國後方便會比較空虛,而他這個時候選擇下詔激怒李自成,肯定會激怒李自成,使得李自成發兵和他作對。

這麼一來,他們大中朝便要同時在幾個方向上用兵,出了他調集的北伐大軍之外,在西面他還要和李自成打,而李栓柱和羅汝才這個時候還在攻打四川,大中國新立不久,各種基礎還不算很穩,同時應付這麼多方向上的大戰,顯然是使得他們的物資供應和財政方面捉襟見肘。

故此當初他在南京城下詔不承認李自成的大順政權的時候,朝中許多文臣便提出過反對的意見,建議肖天健暫時不要去激怒李自成為妙。

可是肖天健在這一段時間裡,也自尊心有點嚴重膨脹了,而且變得有點剛愎了一些,以至於放棄了他早年那種韜光養晦的策略,還是悍然下旨不承認李自成的大順政權,以至於招致李自成的大怒,試圖派兵攻打潼關,兵發河南之地。

這一點上,肖天健可以說是犯下了一個不小的戰略上的失誤,但是他這種失誤,最終卻並沒有釀成大禍,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他麾下有大批驍勇善戰的兵馬,再加上他的名氣這個時候正是如日中天之時,潼關守將很乖巧的配合他大中朝,投降了他,使得範勝輕取了潼關這個戰略要隘。

而範勝更是以少擊多,在潼關大敗了李自成派出的大順軍,取得了一場關鍵性的勝利,打的李自成和他手下的兵將們害怕了,沒敢繼續集結兵力,對大中國所控制的地盤發動進攻。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一旦劉宗敏和李雙喜率軍先於範勝控制住了潼關的話,那麼範勝想要再在潼關一帶取得這樣的大捷就非常困難了。

到那個時候,李自成的大順軍出潼關猛擊河南的話,他大中國便會腹背受敵,最終甚至可能會影響到他的北伐大計,一個不小心,便可能會招致巨大的戰略失利,導致他大中朝全盤盡輸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肖天健這一次的失誤,可以說很僥倖的沒有引起大禍,但是在後世,許多軍事學家和史學家,在研究這段歷史的時候,都發現了肖天健在這一次決斷上的失誤,為此後世有不少人撰文專門討論這一次的事情,為此還引發了一次學術大討論,鬧的是不可開交。

但是失誤歸失誤,歷史就是歷史,肖天健雖然有很大成分的失誤,但是有一點誰也不能否認,肖天健這個時候,手中擁有的精銳兵馬,無疑是他最大的本錢,他麾下的精兵強將,卻最終彌補了他這一次戰略上的失誤,這可是實打實的實力表現,誰也無法不承認這一點。

事後就連肖天健仔細回想當初在南京城釋出的這一連串的詔書的時候,自己也驚出了一身冷汗,在他晚年所寫的回憶錄之中,還專門分出章節,對這一次的決斷進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