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無恙之後,他準備提早離開老家回京。
2011這個春節,讓小強感覺很失落。
1950這裡卻沒有曹小強這般跌宕起伏有驚無險。相反,簡直是忙的不可開交。
在東北,從天而降的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建設專案還在不斷的施工中,新中國的建設者們在嚴寒的天氣下,面對一個個施工難點不斷的摸索,實在是傷透了腦筋。從全國蒐羅而來的700多名鋼鐵行業技術人員都被找來忙活這個“高難度”專案。
工程師王潛是個老鋼鐵了,解放前就在東北,從日本人的昭和鋼鐵廠工作一直到解放,在他記憶裡,鞍鋼的前身曰本昭和制鐵最輝煌的時期是1943年,那時候,鞍鋼年產130萬噸鐵,84萬噸鋼,擁有每年49萬噸鋼材的加工能力。
王潛們深深地被日本鋼廠震撼,又深深地自卑和愁苦。
可是今天,即使是見多識廣的他也從來沒遇見過這種單個容積1000立方的五聯高爐,眼前這傢伙的模樣實在是超出了他的想象。在他記憶裡,以前日本人在鞍鋼用的最大高爐單個也才700立方,鞍鋼當時四聯裝的高爐當時在亞洲算是名列前茅,可是蘇聯人來了之後,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廠區裡總重量達七萬多噸的所有裝置不管三七二十一全拆走了,整個把鞍鋼搞的癱瘓了。
眼前,新中國引進的這套五聯單個容積1000立方,總容積5000立方的聯合高爐實在是把他震撼了。他不再害怕,不再自卑,王潛們發誓,為了這套高爐能成功運轉,就是流血犧牲也在所不惜。
小強要是在施工現場,一定會笑著告訴這些可愛的人們,單體1000立方不算啥,世界上最大的高爐,被稱為高爐之王的5860立方高爐是中國2009年完工的沙鋼高爐,單爐一天的鐵水產量就達到1。3萬噸。能耗比低的令人髮指。
“先進!真美!漂亮!”王潛看著眼前正在不斷施工豎立起來的高爐,每次心裡都震撼的想不出任何其他的語言和詞彙,那龐大的容積,精練的管道佈設,無不顯示出鋼鐵工業的肌肉魅力。王潛聽同事們議論說,這是國家秘密從蘇聯秘密引進的最新款式高爐,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聽說蘇聯目前已經在建設單體1500立方的高爐了,但是,這種單體1000立方五聯達到5000立方的綜合爐,半自動化的控制與執行,王潛以前見都沒見過,看來蘇聯的鋼鐵工業實力,實在是比日本高出太多了,這起碼是領先日本二三十年的技術實力,這套裝置的自動化水準,應該是連當今世上最好的美國裝置都不能相提並論?
在王潛看來,作為一個鋼鐵人,這輩子能參與這樣的大工程,而且是為自己的祖國完成這樣的偉大工程,是終身的榮耀,這座高爐建成之後,標誌著中國的鋼鐵技術跳躍式發展,達到目前世界列強的先進水平。
“偉大啊,是因為艱鉅,所以偉大!”王潛的腦海裡想起了鞍鋼每天工餘時開設的學習班上,部隊派來的思想政治課講師轉述的主席的話。
不光他這麼想,他身邊的所有同志都是這麼一個想法:不錯,任務是非常艱鉅的,畢竟,從沒幹過的事情是最難的,但是,這不就恰恰證明了這一工作的偉大嗎?
“一定要把新中國第一高爐建立起來。”這是中央的號召,這更是全體鞍鋼人從腹腔最深處的血肉裡迸發出的決戰號角。
在小強看來,這個21世紀的國內中型鋼廠隨處可見的普及型聯合高爐實在是稀鬆平常的緊,但他沒想到,這玩意對於1950的中國鋼鐵工業來說,委實是難度大了點,雖說有了安裝說明、還包括安裝光碟和圖紙資料的指導,外加先進的施工裝置,但是對於1950的鋼鐵人來說,也還是要摸著石頭過河。每一個施工動作,都是需要工程師們不眠不休的反覆論證後,才親自赤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