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而,又過了大概半個月後,在偶然之下,我發現我的膝上型電腦裡竟然接收到了許多份微型射電望遠鏡的觀測資料。原來我們之前設定在邏咘泊中心處的那臺微型射電望遠鏡並沒有被沙塵暴損壞,它還在收集著觀測資料,並透過衛星網際網路把資料傳送到我的膝上型電腦裡安裝的資料處理系統上。
而更令人振奮的是,根據這些觀測資料顯示,那臺微型射電望遠鏡竟然在過去半個月中捕捉到了64次重複出現的‘快速射電暴’(一種短暫而猛烈的無線電脈衝訊號),而且這些‘快速射電暴’都是來自於6000光年之外的同一發射源!你們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這意味著,這些‘快速射電暴’極有可能是外星生物釋放出來的訊號!這可是一個超級大的發現,超級大的發現!我當時高興極了,高興得睡不著覺,甚至連吃晚飯都……”“等等”,伊藤聽到這裡,突然打斷道,“對不起,我有一個問題想問。據我所知,射電望遠鏡的尺寸都是十分巨大的,它們的直徑一般都是長達數十米,甚至達到數百米長。而你剛才所說的,帶到邏咘泊去的那些微型射電望遠鏡,它們的尺寸充其量應該都是在直徑十米以下。這麼小尺寸的射電望遠鏡真的能夠像普通的射電望遠鏡那樣,探測出6000光年之外的訊號嗎?我的意思是說,它們探測出來的結果靠譜嗎?”
薩布林並沒有責怪伊藤打斷自己,反而讚許地說道:“好問題,好問題,伊藤老弟,你問了一個好問題。你說得沒錯,那臺微型射電望遠鏡本應該探測不到那些訊號的,因為它實在太小了,小到連探測太陽系以外的訊號都成問題。但幸運的是,由於邏咘泊的特殊地形,使這一切成為了可能。這正是這件事情中最神奇的部分。”
薩布林說著,從懷裡掏出了一份衛星拍攝到的邏咘泊地形照片,遞給了伊藤。伊藤接過照片,認真看了一陣後,猛地驚呼道:“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原來如此。真是太有意思了!不得不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夠奧妙的。”
李清也好奇地湊到伊藤旁邊看了一下照片,卻茫然說道:“這只是一張很普通的邏咘泊衛星照片而已,我以前也看過許多這樣的照片,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你究竟從中明白了什麼?”伊藤沒有回答,反而指著照片向李清問道:“清,你能告訴我這個‘大耳朵’是怎麼一回事嗎?你是導遊,想必是知道緣由的。”
李清說道:“當然,我當然知道。這是邏咘泊最被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之一。邏咘泊被人們稱為“神奇之耳”,因為從衛星在外太空拍攝到的照片來看,邏咘泊酷似人的一隻耳朵,不但有耳輪、耳孔,甚至還有耳垂。
關於這隻‘神奇之耳’是如何形成的,科學家們眾說紛紜,爭論不已。目前比較主流的觀點認為,衛星照片上的那個大耳朵形狀,其實是邏咘泊在不同的滯水期裡積聚的多層湖濱鹽殼,在太陽光的折射下所展現出來的不同色彩輪廓。由於鹽殼中的鹽分高度集中,生成了光譜反射性較強的晶體物質,所以在衛星照片上,會呈現出一道道色調較淺的耳輪線。
據說,邏咘泊曾經是一個巨大的湖泊,有多條河流匯聚於那裡,水源充足。但由於數十年前,河流兩岸的人口突然增長,使得河流的水量急劇萎縮,導致邏咘泊的湖水也跟著減少,並最終完全乾涸,成為了一處荒蕪的戈壁。所以說,這個‘大耳朵’的形成是與邏咘泊的乾涸過程密切相關的。
,!
話說回來,這個‘大耳朵’跟那些‘外星人訊號’有什麼關係嗎?”
伊藤說道:“有,有很大的關係。正是這個‘大耳朵’使那臺微型射電望遠鏡得以探測到那些訊號的。在這個過程中,是仿生學的原理在發揮著作用。
隨著人類對各種生物的結構與功能地深入研究,科學家們越來越深刻地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