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希爾構建的宇宙執行理論中,希爾認為,按照陰陽二元定律,既然宇宙萬事萬物都存在著陰陽二元,那麼,在宇宙中,應該存在著某種最原初的、最根本的、最基礎的陰陽二元元素。就像八卦圖是由“陰爻”與“陽爻”,這兩種最基本的符號透過一系列組合方式所構成一樣,宇宙也應該是由兩種最基礎的陰陽元素所組成。而這種最基礎的陰陽二元元素,希爾認為,就是能量與物質。
能量與物質,一種是無形的“質”,一種是有形的“質”,它們共同構成了宇宙的一切“存在物”。它們兩者具有對立性,這種對立性體現在“無形”與“有形”的對立。同時,能量與物質又具有互根性。這種互根性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能量與物質可以相互轉換。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在他的狹義相對論中提出了著名的質能方程式:e=(c2),以數學公式的方式,精確地闡釋了物質與能量的轉換關係。在現實中,物質轉換成能量的真例項子是,宇宙恆星的內部每時每刻都在以核聚變的方式,將其自身的物質轉換成劇烈的電磁輻射能量,釋放到外太空之中。而能量轉換成物質的真例項子是,科學家們在實驗室中,透過讓高能的γ射線近距離經過原子核,成功製造出了一對電子偶,將γ射線光子轉化成了一個正電子和一個負電子。第二方面,組成物質的微觀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同樣的,作為能量的代表,電磁波(包括光),也具有波粒二象性。兩者都會在某些情況下表現出“有形”的粒子性質,同時,又會在另一些情況下表現出“無形”的波動性質。因此,它們在本質上是具有相同特徵的。
接著,希爾又根據陰陽迴圈定律和物極必反定律推論出,正如八卦是一個如環無端,生生不息的迴圈系統,宇宙也是一個自洽自足,週而復始的迴圈系統。且宇宙的這種迴圈,是由其內部的能量與物質的盛衰交替所推動的。即宇宙的狀態,會隨著宇宙中能量與物質的增減變化而發生週期性的變化,當宇宙中的能量或物質達到極致時,受某些物理規律的作用,會向著其相反的方向(物質化或能量化)進行轉變,並開啟新一輪的發展趨勢,直至到達另一個極致。
隨後,基於這個推論,希爾又進一步推演出了宇宙的具體執行模式,那就是:在最開始的時候,宇宙處於能量的極致狀態。在這個狀態中,宇宙沒有任何物質,只有純粹的能量,而且是密度極大、強度極高的能量。它表現為“大爆炸宇宙論”中所描述的奇點——一個密度無限大,壓力無限大,熱量無限大,溫度無限高,時空曲率無限大,體積無限小的“點”。然後,奇點發生“大爆炸”,極致的能量開始向物質化進行轉變。在接下來的從大爆炸發生後的普朗克時間到恆星時期(中間經歷了大一統時期、暴脹時期、夸克時期、粒子時期、核子時期、原子時期),宇宙會經歷一個漫長而持續的,將自身大量能量轉化為大量物質的過程。到了恆星時期,宇宙達到了物質的極致狀態。在這個狀態中,宇宙充斥著大量的物質(恆星與星系),物質佔據了宇宙的主導地位,能量在宇宙中依然存在,但相較於物質的密度,要遠遠小得多。
之後,極致的物質又開始向能量化進行轉變,相應地,宇宙進入到了暗能量時期。在暗能量時期,宇宙由膨脹減速狀態轉向膨脹加速狀態。隨著宇宙的持續膨脹,物質和能量的密度也都在降低,但物質密度降低的速度要遠大於能量密度降低的速度。與此同時,宇宙中不斷有恆星衰亡坍塌成黑洞,黑洞瘋狂擴張,吞噬其周圍的物質與天體(包括由恆星衰亡而成的白矮星和中子星等),並最終以霍金輻射的形式,將其自身的所有物質全部“蒸發”為能量,向宇宙空間釋放出去。漸漸地,所有的恆星和星系都將消亡殆盡,全部化為霍金輻射,充斥在持續膨脹的宇宙中,宇宙中能量的密度將變得遠大於物質的密度,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