頃刻間,魯密銃、「行營炮、弓箭齊發,炮聲震天地」,「銃炮矢石不啻如雨」,盡皆揮灑在了這數千清軍鐵騎的身上。
第一百三十三章 勝券在握(上)
福建明軍的弓箭、火銃和火炮打了清軍騎兵主力一個措手不及,一批批的滿蒙漢軍及綠營的騎兵被轟殺墜馬,「擊死千餘,餘軍驚潰」,一時陣腳大亂。
與此同時,剛剛還在向兩翼逃去的鐵人軍返身殺來,截住了清軍的潰兵就又是大肆砍殺了起來。
開戰之初的局面徹底調了個個兒,正黃旗佐領寶金泰、和碩額附薩爾泰、二等輕車都尉猛格圖、鑲黃旗驍騎校巴哈里、正白旗驍騎校阿哈尼等滿洲八旗軍官紛紛被砍殺致死,就連後方壓陣的管效忠也被潰兵衝散。
前軍已經徹底潰敗,但是管效忠卻並沒有放棄,明軍的步兵跑得再快也比不上騎兵,於是乎他便一邊向後撤退,一邊收斂潰兵,直至退到了銀山的山坡上才終於壓住了陣腳,重新整隊,全軍下馬列陣。
騎兵已經證明沒用了,管效忠依舊不信邪,乾脆就拿出了滿洲八旗擅長的列陣步戰。豈料八旗軍棄馬步戰,乘勝追擊而來的福建明軍稍一重新結陣就立刻沖了上來,似乎是唯恐清軍會逃跑一般。
騎兵衝鋒失利的八旗軍進入到步戰階段也沒能改變過來,單方面的屠殺已經第三次出現了,管效忠身陷重圍之中,坐騎三度被砍死,靠著親兵的坐騎和護衛才勉強沖了出去。
主帥棄軍而逃,步戰失利的清軍土崩瓦解,慌忙的向後方遁逃,將陣後的漢軍火銃手、炮手以及綠營兵盡皆衝散。清軍潰兵自銀山山坡上向下奔逃,坡勢陡翹,狂逃者馬失前蹄,成片成片的被前面摔倒的潰兵絆倒,如此往復,滾滾如洪潮怒濤,而更後面的潰兵則踩著死傷的同夥繼續向坡下亂沖,一時間光是踩踏就死傷無算。
銀山山坡之下,正是江南水鄉的典型地形,道路狹小,溝壑縱橫。清軍奔逃而下,豈料這時天降暴雨。一時間,「過溝者死於溝,過河者死於河」,其狀慘不忍睹。而追上來的明軍則是常年處於福建,對於南方的雨水和泥濘早已適應,登時就又是一片屠殺。
福建明軍追殺了十里之遙才收兵回營,回來的路上,清軍「填滿溝壑,遍野橫屍」,八旗軍被砍殺殆盡,就連綠營也所剩無幾。
數日前,管效忠帶著一萬五千大軍自南京出征,等到他逃回來的時候,參戰的常州綠營300清軍僅掏出三十七人,鎮江綠營五百兵則更是隻有八十個騎兵逃出生天,步兵全軍覆沒。而管效忠親自率領的兩千江南江寧左翼四旗和兩千漢軍八旗更是僅僅只有一百四十人逃回了南京,且人人「魂魄尤驚,策戰者鞠縮不前」。
清軍潰逃,攜帶的馬匹、駱駝及鎧甲、弓箭和火器盡皆被福建明軍繳獲。而這一場兩軍加一起近五萬人規模的野戰,福建明軍除了前陣的些許損傷外,重傷、陣亡者不過數人而已,乃是明清戰爭史上絕無僅有的交換比。
國姓爺,威武!
……
鎮江大捷,乃是中國軍事史上極為經典的一場以步克騎的野戰,鄭成功憑藉著鐵人軍、火器的靈活使用將八旗軍玩弄於股掌之中,將江南的八旗軍一掃而空,吹響了歷史上南明最後一次大反攻的號角。
只不過,現在才是永曆九年,李定國還在廣東,孫可望尚且控制著雲貴和湖廣南部及廣西部分地區的大片土地,東南的牆頭草和清軍殘部們更是在陳文的巨大壓力下瑟瑟發抖。一切,或許已經不再如歷史上那般了。
清軍野戰失利,鎮江府城的文武官員肝膽欲裂,只得出城請降。鄭成功命周全斌的右武衛和黃昭的後沖鎮入城協防,以工官馮澄世為常鎮兵備道,鎮江知府留任,搭建起了鎮江的統治架子。
四月二十五,鄭成功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