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身在中路,以副將身份管提標左營遊擊事的李榮也注意到了這點。剛剛清軍突擊接戰的一瞬間,明軍右翼由劉翼明指揮的左右兩營的表現顯然要比自己面對的中前兩營要強很多,不僅由於反應更快而減少了很多損失,還進行了一定的反擊。
只不過,也僅僅如此了。
此間明軍的左右兩營依舊被提標右營壓著打,傷亡也遠比對手要多很多,只是明軍的兵力更加強大,戰陣也更為厚重,再加上王翊的擂鼓助戰,士氣也沒有過於低落。此時兵力損失雖然不小,但是也遠沒有到崩潰的地步。
見槍陣已成,始終面無表情的李榮轉而繼續關注眼前的戰局。提標右營的對手還有多久崩潰他的感受並不明顯,但是自己這邊估計用不了多久了。
戰場上,提標左營的刀盾兵劉大依舊在奮勇作戰,作為一個老兵,他並沒有急於突破對方的陣型,因為他這麼多年看過太多,對手的兵力遠超己方,陣型如此厚重,此刻衝上去,只怕是死得更快。
「當」的一聲,劉大用左手的盾牌將眼前那個長槍手的長槍震開,隨後一刀將長槍砍斷。而劉大對面的那個剛剛從長槍手被迫轉職為棍兵的明軍士兵在還沒來得及適應這個變化的時候,就被劉大身旁的一個清軍長槍手一槍捅死。
慢慢來,不必著急,這幫新兵蛋子一會兒就扛不住了。
仔細的觀察了一番,李榮很清楚自己的對手已經距離承受傷亡的極限不算太遠了。只不過,此時既然主帥還沒有下達總攻的命令,他也絲毫不介意再消磨一些對手的作戰意志,也好在發起總攻時更快的擊潰對手。
李榮此人並非是這個時代的名將,甚至到了三藩之亂時也並不出名。不過,也正是此人在耿精忠進攻浙江時,守住了由閩入浙的關鍵府縣衢州,後世留下來的衢州「鐵城」之稱就和此人有關。而後,清溫州鎮總兵祖弘勛投靠耿精忠,招耿軍大舉入浙,也是此人配合陳世凱、牟大寅等將收復的失地。
李榮雖然並不如三藩之亂中出盡風頭的河西四將有名,但是此人能夠穩穩的擋住耿精忠叛亂初期的雷霆一擊,以及此後收復由於祖弘勛叛變所導致的浙江糜爛而被耿精忠佔領的府縣,也絕不是一個好相與的角色。
比起承受著李榮所指揮的提標左營重壓的黃中道,負責明軍右翼指揮之責的劉翼明的日子也只是稍微好過一點兒罷了。
劉翼明手下的這左、右兩營精銳可都是他從王翊原本的左右兩營中精挑細選出來的,輔以他從劉穆那裡帶來的老兵和按照他的要求重新招募的新兵,此後又重新編練了一年有餘,其中很多人從軍也已經有五六年的光景了。
以往面對清軍地方綠營時,這兩個營都能較為輕易的取勝,即便他在戰前已經能夠意識到這場仗並不好打,可是也遠遠沒有想到會是現在這樣被壓製得如此厲害。
真應該把南塘營叫來!
雖然沒有觀看過那一次的校場比試,但是聽黃中道和毛明山以及作為親歷者的那個中營的方守備提及,劉翼明在重新翻看過一遍戚繼光的紀效新書之後,還是不得不承認,那支以戚繼光成法編練出來的新兵營很可能比自己手裡的這兩支老營頭戰鬥力還要強勁得多。
我怎麼就沒有想過用戚少保的辦法練兵呢?
所幸作為王翊的心腹愛將,他也很清楚這場戰事決勝的關鍵其實還是在陳天樞和那些從四明山明軍各部集中起來騎兵身上,而他劉翼明只需要帶著手裡的兩個營以及被安排在右翼的友軍扛住清軍提標右營的進攻就可以了。
此刻的他已經打定主意,只要這次能夠取勝,一定要和陳文好好探討一下戚繼光的練兵法門,以後他也要去練練那個勞什子的鴛鴦陣。
劉翼明所在的明軍右翼側面,明軍的騎兵已經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