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所熟知的最早的熱氣球,應該是諸葛亮用來進行情報傳遞使用的“孔明燈”。
孔明燈通常由竹篾製成框架,外面覆蓋一層半透明的紙,內部點燃松脂或紙張,利用熱空氣的浮力升空?
但是,實際上,可追溯的最早的熱氣球實驗,在西漢時期就出現了。
大小也算是個名人的,西漢淮南王劉安,曾進行過“雞蛋熱氣球”試驗。
劉安編撰的《淮南萬畢術》一書中記載:
“艾火令雞子飛。”
意思是,點燃艾火,雞蛋可以飛起來。
東漢名儒盧植的弟子——高誘進一步解釋說:“取雞子,去其汁,燃艾火,內空卵中,疾風因舉之,飛。”
即取來一枚雞蛋,去掉蛋液,以引燃的艾火放入蛋殼中,遇到大風,就會飛向天空。
這種雞蛋熱氣球使用雞蛋內膜作為氣囊,透過在雞蛋頂部打孔並加熱內部空氣使其升空。
不得不說,華夏的古代,其實富有鑽研和探索精神的科學家其實並不少。
只不過受限於時代環境和背景,這些科研人才都淹沒在了時代的洪流之中……
所謂的熱氣球,利用的原理就是空氣的熱脹冷縮。
透過對球囊內空氣的加熱,使其膨脹後溢位球囊,於是這裡包含的空氣質量就大幅下降。
當整個熱氣球的密度低於空氣密度時,就可以飄起來了。
因此,製作熱氣球的難度並不是很大。
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球體的密閉性。
所以陳辰特意找來不少的擅長女工的婦女,協助縫製熱氣球的球體。
因為材料的限制,所以陳辰拿到縫製好的球體的時候,一臉的地鐵老人看手機的表情。
他是真的沒想到這球體縫製出來會如此的厚……
後世的熱氣球球體,一般都是由尼龍和聚酯纖維這類耐熱、輕質的材料製成的。
球體的強度要求很高,一方面要能夠耐得住高溫,另一方面,還要能承受住上升時的空氣壓力。
綜合考慮這兩點情況,皮革第一個就被排除了。
在高溫環境下,皮革容易乾燥、開裂、褪色,並且更容易受到物理磨損。
尤其是真皮,更是耐不得高溫,很容易就會出現變硬、變形、開裂等問題。
人造皮革則要要相對好上一點。
嗯……真的只有一點。
所以,陳辰手上現在拿到的熱氣球樣本,使用絲綢麻布縫製的……
得虧絲綢這玩意兒目前蜀地的產量不低,不然……糜竺大概又要找劉備哭訴了……
饒是如此,看著陳辰用了這麼多的絲織品,孫尚香還是止不住有些心疼,一度勸陳辰,自己不想上天看看了……
但是都到這個時候了,陳辰哪還可能因為絲綢的成本而停止繼續開發?
在陳辰的堅持下,第一個熱氣球的樣本在七月底製作了出來。
樣品製作出來的隔天,聽說了這件事情的人都湊到了臨時作為楚國公府的陳辰府上。
“啟明,這就是你說的,能夠上天的手段?”
周瑜打量著院子裡擺放著的東西,滿臉好奇。
陳辰沒有搭理他,只是指揮著下人前前後後做著準備工作。
周瑜自討沒趣,摸了摸鼻子,湊上前去,好奇地看著。
陳辰安排了下人先把球體撐起來,避免一開始加熱還不到位的時候不小心把球體的布料給燎了……
之前做的時候沒有反應過來,沒有給球體制作個支架。
不過這會兒也不著急了,反正只是第一次嘗試性實驗。
起碼要知道絲綢和麻布的球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