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1章 開荒種地忙

千畝的地盤,水泥路一凝固,這些道路就變成了繁忙的交通要道。

無數的物資、車輛和人員沿著這些水泥路向外遷移推進,每隔大約五百米就是一棟小型堡壘,水泥路在這裡分叉延展,地盤被分成一個個大致成方形的地塊。

這時候,電動裝置就派上了用場。

不僅是電動三輪車,還有電動履帶車用來平整土地,小型微耕機將田地深翻並去處石塊等雜物,還有駑馬隊穿梭其間,用來幫助解決一些機器不好處理的死角和巨石。

結成開荒隊伍的人員用著電動裝置將一個地塊整體平整乾淨,清除掉干擾種植作物的雜物,翻出二十多公分的下層泥土,切出整齊統一的溝壟。

後面跟著的種植隊伍,順著溝壟,挨個用木棍搗出個七八公分深度的小孔,掏出切好的土豆小塊放進土坑,扒拉幾下溝壟上的泥土,蓋住土豆塊,就完成了種植。

後面運水的隊伍,直接用大的噸桶一樣的桶從溝渠裡取來清水,用水管均勻的噴灑到新種植了土豆的田壟上。

幾班人馬輪番上陣,除了平整和翻地的隊伍耗費的時間較多,動作稍慢,需要的人力多上不少以外,後面種植跟進的隊伍速度很快,也不需要費多少力氣,老弱勞力都可以勝任。

包括後面打水、運水、噴水的隊伍,有了超多的電動裝置的幫助,根本不費什麼力氣。

會幹農活的人都說,這回的開荒和種植要比自家以前的種田輕鬆的多。

這哪裡是人種田,這是機器種田。

有了這麼多機器的輔助,雖然學習和操作的時候繁瑣一點,耗費的所謂電池多了一些,可一天更能幹出的活計比耗費人工要多出十幾倍出來。

用機器幹活,是越幹越快,熟悉了操作要領的操作員們,經驗越來越足,效率越來越快。

一天就幹出好幾十個地塊的種植任務。

要比預計的快的多。

人多好辦事,為了搶種土豆,除了工程隊和城防隊在外圍配合,防備金國的遊騎以外,大部分空閒的勞力都派了出來,要講白雲城西面的大片土地全都開發出來。

這可是將近好幾萬畝的土地。

還是為了防備金國襲擾,專門挑選的地塊,遠離道路,背離東面遊騎的來路方向,純粹的荒地開拓。

有了這麼多裝置的幫忙,要比純人工開荒平整花費的時間要少的多。

工程隊修路,農業隊開荒,在黑牛城道調派下,開展的井井有條。

東面的地塊主要是農田,加急開拓利用起來種植土豆。

白雲城西面就是純粹的建築工地,未來的住宅、坊市,工坊、倉庫,被分割成一個又一個的方形地塊,連環著組成一圈又一圈的建築群落。

即有寬闊的水泥路相連,又有獨立的圍牆、門洞和城防堡壘能夠起到防禦作用,外圍由水泥框架結構組成的建築群落,充分發揮了實用和防禦相結合的雙重功能。

經驗十足的工程隊伍,以老帶新,靠著水泥澆築,成片的建築物飛快的在這些地塊上樹立起來。

前沿靠著城防隊伍和臨時堡壘防禦,後面工程隊伍跟進,框架拉起來之後,更多的修建隊伍用水泥、石塊、木頭等等材料將建築一一填滿,分割出緊湊而結實的大小房間,分配給所需的百姓或者黑牛城的部門。

只需要一個比成本高出一點的價錢。

若是普通百姓拿不出來這些錢財,還能辦理以月或者年為單位的分期付款,所需的代價並不高,總體比租用還划算的多。

城防隊保護,工程隊建設,百姓跟進,緊張而有序的往外推進,簡直一點都沒有把來回騷擾的金國遊騎放在眼裡。

金國人還沒怎麼接觸過水泥的修建效率,沒如何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