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勝軍在黑牛城身上得到的最多,不說只持續了個把月的保護費,光是支援鐵城的建設,幫助整個廣勝軍換裝鐵器裝備,這些東西零零總總彙總起來,價值就遠超最近七八年得到的軍費總和。
黑牛城帶著大隊人馬北上之後,鐵城原來已經建好的裝備依舊運轉,只是少了一些關鍵技術的指導,加上原料運轉規模縮小了很多,每月的鐵料產量減少了六七成。
可這個產量,依然吊打宋國原來的鐵料廠。
無論是官辦的還是民辦的。
有撫州陳家的協助,蒸汽機殼體的鑄造日趨成熟,良品率大大提高,整機產量仍舊被黑牛城提供的關鍵元器件制約。
廣勝軍和陳家,幾經波折,終於承認這些關鍵東西在短期內根本無法實現突破,所以,恢復交易往來之後,第一時間提出擴大采購量的就是蒸汽機的關鍵部件。
黑牛城對蒸汽機的推廣是有計劃的,技術和材料優勢保證了在這個專案裡,黑牛城是絕對的上游產業鏈掌控者,只是為了平穩推進,才限制了這種裝置的無序擴張。
每月幾百套的配件供應,與其他藥材、皮毛、貴重商品的交易銜接起來,採用了配額制度,就是為了利用幾方人馬的主場優勢,幫助收集這些利潤最大的商品。
金國目前還不在這個配額計劃裡,宋國也不準備提醒這個最大的競爭對手。
經歷幾筆大額交易,金國鳳城將領兀裡坦武安被超高的利潤驚呆了。
這可比往年壽州榷場的交易划算的多。
“這個黑牛城,看起來還算蠻守規矩的嘛!”
這個念頭還沒維持多久,兀裡坦武安就迎來了中都的使臣。
離上報金國百人隊命喪淮河南岸有一個多月了,後續的時間裡國境線上宋國根本沒有大的動靜,這也讓一直警惕宋國可能又在鼓動北伐的金國君臣有點琢磨不定。
宋國軍隊戰力遠比不上金國,十七年前剛登基成為皇帝的宋孝宗趙昚意氣風發,悍然發動了隆興北伐。結果一年時間裡,宋國軍民死傷無數,不但沒有取得多大戰果,反而被金國大將紇石烈志寧攻破淮河防線,直接兵臨城下,宋國最終落得個割地認輸,成為了笑話。
金國是不怕宋國再來送人頭的。
得了鳳城守軍的情報,理清其中關係的金國樞密院只下發了各前線將領注意宋軍動向的軍令,再就是派了個使臣趕往鳳城,看看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鳳城緊挨壽州榷場,在宋金兩國的貿易中佔據三成之多,也是軍事要地,金國駐防周邊的只有一個千人隊的人馬。
這回,使臣又帶了一個千人隊,來鳳城支援。
兀裡坦武安是有點無語的,損失了一個百人隊的手下對他來說確實是傷筋動骨,往樞密院彙報也是應有之事,可沒想到後面的發展完全就是出人意料。
黑牛城太配合了,錢也太好賺了。
金國治理中心全都在北方,對國境線周邊經營較少,想著隨時都可能有戰爭衝突,自然難得花費心思細心治理。
若不是有榷場和淮河淺灘的地利存在,連鳳城這裡都沒辦法聚集這麼商隊和人口。
金國佔據的淮河北岸壽州府地廣人稀,原本就是從宋國手裡搶來的,也沒有多少治理手段,被黑牛城佔去了一塊不大不小的地盤,要說面子上肯定是有點過不去。
可看在銀子的份上,這點面子上的問題早就不是什麼大問題。
宋金兩國大戰幾十年,最終的結果除了土地,還不就是得了歲供幾十萬兩銀子的便宜。
透過和黑牛城的幾次交易,獲得的利潤非常可觀,仔細算起來,真要全面開展交易和兌換,一個月的收穫恐怕就能能跟一年歲供金額相接近。
一個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