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0章 白菜蘿蔔也大賣

這個冬天,數萬畝的土豆是來不及趕上黑牛城百姓的餐桌了,那得二月三月才能有所收穫。

幸好,除了黑牛城帶來的一些常見綠葉菜之外,種下的數千畝的白菜和蘿蔔,卻是到了收穫的時節。

白菜的祖宗菘菜早就在南北大地上推廣開來,北方一點的百姓更是靠著菘菜度過難熬的冬季,那是這個時段難得的蔬菜。

白雲鎮整理出來的數千畝新田種下的白菜,自然不是菘菜能比的,經過數代人演化挑選的菜種,無論是成活率還是成材率,都遠遠超過自然的進化。

耐寒,葉大飽滿,成活率高。

負責菜田的百姓,從花骨朵一般的嫩苗,眼看著它們成長為超過人頭的大小,擠在田壟裡,一片生機盎然。

來自白雲鎮居民的農家肥,還有特意收集的草木灰等等,沒用多少功夫,這些菜苗都瘋了似的長個。

斷斷續續的,為了騰挪出生長的空間,一些長勢稍微落後的,還有特別擁擠的,都被侍弄蔬菜的工人採摘了出來,變成了白雲鎮甚至南岸黑牛城裡的鮮菜供應。

白菜,早就是黑牛城百姓熟悉的蔬菜了,雖然更大一些。

而蘿蔔,則是這個冬天更鮮活的驚喜了。

靠著北面,普通百姓沒有多少肉食,有著白守良刻意的引導和策略傾斜,無論是石林還是武安,都給黑牛城輸送了不少的牛羊肉食。

金國也沒多少拿得出手的東西能夠用來長期交換黑牛城的好東西,肉食一下逐漸成了佔比不少的大宗貨物了。

宋國不善養殖,也沒有多少放牧的地方,卻對羊肉牛肉之類趨之若鶩,至於算做下等肉食的豚肉,也就是豬肉,也有不少的需求。

白守良有意的放大了這個需求。

本地的豬肉腥燥,早就指點他們試試閹割的養殖方法,更是對養豬、養雞鴨鵝的提供了不少補貼。

甚至,提高了收購雞蛋、鴨蛋等農產的價格。

直接的金錢刺激,把那些有點養殖本事的都吸引到了這個行當,連帶著把一些沒辦法操弄體力活計的百姓,全都帶進了養殖的風潮裡。

有點小院子的人,不怎麼太缺吃穿的人家,養上三五隻雞,搞不好就能補貼點家用,頂得上一個弱勞力的薪資。

淮水南北,本就是水域良多,養點鴨鵝就有了天然的優勢。

以往不是不能養,而是人的吃用都沒多大保障,有想法也難得實現。

有黑牛城的種種許諾,雞鴨本就是長得快,加上北邊金國的肉食補充,整個黑牛城的兩座城鎮裡,時不時的就能飄起肉香味。

這回,加上蘿蔔,整個香味就更濃了。

白守良前世聽過的俗語裡,就有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大夫開處方的說法。

冬天整點蘿蔔燉骨頭肉湯,不僅好吃,還能大補,算是花費不多的好東西了。

同樣來自系統的種子,收成高,個大香甜,生吃都有點水果的味道。

白守良也不知道本地有沒有類似蘿蔔的東西,他連蒙帶猜的試著讓人開發了泡蘿蔔、蘿蔔乾、蘿蔔絲等等新花樣,連蘿蔔菜葉也沒閒下,全都拿來做成了菜品。

實在沒辦法收拾的碎葉,也成了豬鴨雞鵝的飼料,一點都不浪費。

民以食為天,能吃飽穿暖就是百姓最基本的要求,給黑牛城裡來自八方的百姓們把吃得穿的安頓好,讓白守良把好評度又刷的提高了不少。

蔬菜,也成了黑牛城的一個輸出品種。

北邊金國有類似蔬菜的,卻沒有黑牛城量大口味好,特別是這些蔬菜都適合燉煮,簡直就跟給當地人量身定製一樣。

這個時代,缺油少鹽,炒菜還不是主流,適合燉煮的更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