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絕對不會輕易結束戰爭。
原因很簡單。
梁武帝要面子!
在梁國乃至所有人的認知中,梁武帝朱溫都是一個相當強悍的皇帝。
梁國民眾重新建立自信,並一直以是梁國人自傲。
可以說梁國的強大,就是集於朱溫一人之身,所以他不能敗,梁國也不能敗。
這場戰爭帶著國仇與家恨,梁國必須要贏,還要取得大勝。
稀裡糊塗的結束根本不可能。
梁國也不能這樣。
所以帶著這種心理,梁國會不斷地增兵,直到戰爭取得勝利。
梁國有這個能力嗎?
當然有!
不得不說梁武帝也是一個極其有能力的人,在位期間將梁國發展到了如此程度。
關寧也不是一無所知。
梁國的兵力屯積極其龐大,外界謠傳出動百萬大軍,其實這只是保守的說法,梁國能夠出動的兵力更多。
其實這有一個對比。
巔峰時期的大康兵力就達到一百五十萬之數。
現在大康是衰落了,而梁國卻達至巔峰,實際上可能兵力可能都超過了一百五十萬。
梁武帝可是有一統大的野心啊。
這可不是說說而已,必須要有與之相匹配的實力。
所以梁國有能力繼續增兵,七十萬不夠就一百萬,一百萬不夠就一百五十萬……
而且梁國還有強悍的國力支撐,兩國打仗所比拼的就是國力。
梁國的國力遠超過大康。
大康有什麼?
關寧這個皇帝再清楚不過了。
今年各地秋收的情況已經匯總,並交了上來,結果依舊是很差。
無收欠收的情況很普遍,尤其是在北方地區相當嚴重。
受戰爭的影響,生產未能及時恢復,人口短缺,導致勞動力缺失。
荒地太多,匆忙開墾,匆忙耕種,但水利灌溉設施又跟不上,然後就顆粒無收。
這才是最心塞的事情。
浪費了人力物力,還浪費了種子,結果卻沒有收成。
這又到冬天了。
飢寒交迫的老百姓很多。
這才是實際情況!
擺脫貧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雖然秋收結束了。
但根本不能為國家提供糧草,反而國家還要調控發放救濟糧賑災。
難啊!
薛懷仁是首輔自然也知曉這些情況。
他開口道:“幸虧陛下在南方六州推行新政,徵收上了錢糧,否則這仗沒法打。”
主要就在於國力無法長時間支撐,後勤補給就跟不上。
而且梁國還能繼續增兵,但大康卻沒有兵力可增援。
所以,這場戰爭的前景依舊不容樂觀。
關寧低沉道:“從南方徵收來的糧草銀兩也不能支撐太長時間,而且這已經是最後的創收了,短時間內也不會有大收入來源了。”
薛懷仁明白陛下的意思。
像這種徵收商稅,推行官紳一體納糧等,都是快速搞錢的方法。
但到現在,已經沒有可以剝削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