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6部分

管是太康帝還是元豐帝,他們的身體狀況都不是很好,但他們卻都很長壽。

太康帝活到了八十六歲,元豐帝更是活到了九十一歲,比自個兒子活得都長,甚至他有好幾個孫子去世了,元豐帝都還活著。

大家對皇族的養生非常的感興趣,外人尚且如此,齊氏皇族更是對兩位祖宗推崇備至。

所以齊氏皇族很少出現奢靡好色的皇帝。

大齊皇帝的平均壽命達到了五十二歲,簡直高得不要不要的,其中最短命的是大齊中期的孝恭帝,只有三十二歲,登基五年而逝。

因為大齊皇帝大多英明,而許多經濟命脈和軍工產業掌握在皇室手中,即使其後發生過不短時間的革命戰爭,皇室最後也屹立不倒,就算最後齊氏皇室只是成為國家的象徵也依然掌握了不少的權利。

這樣漫長的存在年限,不僅大齊的史學家們,世界也在研究其中原因,而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禪讓制都被認為是大齊能夠存續如此長時間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英明的君主在壯年時即位,在還未年老昏聵時退下,讓大齊一直流動著新鮮的血液和如日的熱情。

可惜大齊皇室不願意公佈太康帝和元豐帝關於這方面的手書和宮廷記錄,不然他們就能研究出當時兩位皇帝為何會有這樣的創舉。

不過就算大齊皇室不願意公佈,史學家們也能透過蛛絲馬跡窺得一些真相。

史學界普遍認為此事與榮親王及其王妃有關。

因為太康帝在退位時這倆人在場,而元豐帝決定退位時還特意去過一趟榮親王府,關於這一點是有史官記錄的。

據聞三人在書房裡坐了將近兩個時辰,元豐帝回到皇宮後就決定禪位,至於他們說了什麼,也就只有三人知道。

當然,元豐帝喜歡寫日記,如果皇室肯公佈元豐帝這段時間的手書,那全國百姓也會知道的。

齊修遠並不知道後人的糾結,此時他就好像終於放下了背在背上的珍寶,雖然心內惋惜失落,卻也鬆了一口氣。

他帶著妻子到行宮住了一個多月,調整好心態後就無視一直在他身邊找存在感的弟弟,在某一天偷偷的帶著妻子離開京城,往北地去了。

齊浩然屁顛屁顛的跑到行宮要約他去釣魚時才發現大哥一走了之了,他愕然的道:“我前兒來沒聽說大哥要出遠門啊。”

被留下傳話的小太監遠遠的站著,確定了人身安全後才苦著臉轉告道:“太上皇臨走前說了,榮親王不是愛四處跑嗎,朕這次也看看外頭有什麼好看的,也學學他先斬後奏,也學學他不聽號令”

齊浩然立即吹鬍子瞪眼道:“這都多少年前的事了,他都當太上皇了,翻這個舊賬有何意思”

齊浩然氣呼呼的回家找穆揚靈,道:“收拾東西,我們去追大哥,哼,他不想見著爺,爺就非得讓他天天見著”

穆揚靈看著他孩子氣的模樣,忍不住“撲哧”一聲笑出來。

歪頭問道:“你不是說要帶我出海去嗎,船都準備好了,這是不走了”

齊浩然轉了轉眼珠子,道:“走,我們先走一圈,要是好玩再回來把大哥帶上。”

又同情範子衿,“我和大哥都走了,只有子衿一人還在朝中辛勞,真是太可憐了。”

“你說這話的時候要是不作倖災樂禍的表情我就相信你是真的在同情子衿。”

範子衿早在九年前就入閣拜相了,後來更是接任榮軒做了內閣首輔,現在小寶新登基還需要他幫忙穩固朝政,因此不可能像齊修遠和齊浩然一樣說走就走。

這樣一想的確有些可憐,但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反正穆揚靈看範子衿挺喜歡這份工作的,而且這也曾是他的理想。

齊浩然帶著穆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