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幹他的,我幹我的,不用我推,他也會被逼到那個地步。”
……
在劉瀚悄悄咪咪準備的時候,長安又發生大事了,太僕公孫敬聲被抓了。
西漢在很大程度上是繼承大秦的,比如三公九卿,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為三公。九卿,即奉常、廷尉、治粟內史、典客、郎中令、少府、衛尉、太僕、宗正。
略微有改革,比如漢文帝時罷太尉官,其職責歸屬丞相,他還下詔讓御史大夫成為全國最高檢察官。
漢景帝把“奉常”改為“太常”;把“衛尉”改為“中大夫令”;把“廷尉”改為“大理”;“典客”改為“大行令”;“治粟內史”改為“太農令。
漢武帝時,進行了大的改革。漢武帝從根本上加強了中央集權,突出了皇權,削弱了權位過重的丞相權力,把中央官員分為外朝官、內朝官。
他用“大司馬”就代替了太尉,把“太農令”改為大司農,把“大行令”改為“大鴻臚”,“郎中令”改為“光祿勳”……
但無論怎麼改變,三公九卿的框架是沒有變的,這12人是大漢權力除了皇帝外最大的人。
若是隻是一個太僕,其實也沒有多大不了的,在漢武帝手下死的三公九卿還不少,丞相都一個接著一個,問題是這公孫敬聲是丞相公孫賀和衛君孺的兒子,這衛君孺可是衛子夫的親姐姐。
當年,準確的應該是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正月戊寅的時候,當時的丞相石慶薨了。
武帝欲拜公孫賀,也就是自己姐夫為三公之首,因自漢高祖以來,丞相皆用列侯任之。
故武帝於當年的閏三月丁卯封公孫賀為葛繹侯,並詔其續任丞相之職,然而公孫賀卻不想幹。
因為當時朝廷正值多事之秋,對大臣的要求及監督非常嚴格。自丞相公孫弘老死任上之後,前後當過丞相的李蔡、莊青翟、趙周皆因罪自殺……
好傢伙,這丞相簡直是燙手山芋呀,一個個自殺,誰敢當呀?
前任石慶雖秉承其家嚴謹作風,亦數次受到武帝譴責,晚年的漢武帝是越來越愛發脾氣愛殺人了。
公孫賀害怕自己不能擔此重任,一但有所紕漏恐將禍延於身,故不肯受丞相的金印紫綬,直到看見漢武帝生氣後,他才不得已拜受。
公孫賀升任後,太僕之位空缺,於是,武帝又將自己的外甥、時為侍中的公孫賀與衛君孺之子公孫敬聲擢升為太僕。
這也算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和討好公孫賀,潛臺詞就是說:“伱放心啦,咱們是親戚呀,朕不會虧待你和你家人的,你看吧,朕立刻把外甥給加官升職了,夠意思吧,朕不可能坑姐夫的呀。”
公孫賀多聰明,領導的餅他是懂的,漢武帝的脾氣,他更懂,此後的日子,公孫賀絲毫沒有當上丞相的開心和猖狂,那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每天提心吊膽的過著日子。
雖然少不了被漢武帝的訓斥,但最起碼性命無憂,就這樣太太平平的過了十一年,這也算是不錯了,成了漢武帝時期幹得最長的丞相了。
漢武帝在位54年,用了13位丞相,分別是:建陵侯衛綰、魏其侯竇嬰、柏至侯許昌、武安侯田蚡、平棘侯薛澤、平津侯公孫弘、樂安侯李蔡、武強侯莊青翟、高陵侯趙周、牧丘侯石慶、葛繹侯公孫賀、彭城侯劉屈氂、富民侯田千秋。
平均一位能幹4年左右,這公孫賀足足幹了11年,簡直是牛大發了。
可是呀,老爹戰戰兢兢的,兒子卻開始坑爹了,他公孫敬聲是誰呀?老爹是丞相,姨母是皇后,姨父是當今皇上,太子是我表哥……
在大漢,他是可以學螃蟹走路的,不對,應該是螃蟹是可以學他走路的,橫著走嘛,估計螃蟹都沒有他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