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怎麼說?」
穆清淮搖了搖頭,嘆了口長氣:「皇上什麼都沒說,表情高深莫測,看不出喜怒。」
片刻,又問道:「太子殿下還沒回京麼?」
「沒呢,算算日子,也就這幾日了。」
穆清淮深吸一口氣,沉沉地道:「蘭舟,我琢磨著,你我近年來風頭太盛,雖說屢立戰功,皇上讚賞有加,也給你我封了高官厚祿,可皇上心中只怕未必當真喜悅。」
葉蘭舟眼中劃過一抹瞭然,苦笑了笑:「因此我才藉機重傷,如今我廢人一個,以後再也不會隨軍出征了。」
頓了頓,又道:「如今黎楚燕梁四國之中,北燕經去歲一戰,元氣大傷,且燕沖當了太子,他不會輕易再興兵戈;
南楚經此一役,也是嚇破了膽,短時間內也不會再對東黎起不軌之心。
至於西梁,從前與東黎並不接壤,如今也只是有區區二百里相接,且西梁國弱民窮,不足為懼。如今可謂是四海昇平,國泰民安,也到我功成身退的時候了。」
第558章 同生死,共進退
穆清淮定定地看著葉蘭舟,半晌咧了咧嘴,擠出一絲苦澀的笑容。
那雙星輝燦燦的眸子,就跟蒙著一層薄塵似的,黯淡無光。
他喟然長嘆,語聲滯澀:「功成身退,呵,好一個功成身退!」
朝中武將斷代,急缺能獨當一面的大將悍將,可真要是有橫空出世的能臣悍將,皇上也會忌憚,生怕掌控不住。
穆清淮恍然想起當初的穆氏一族,穆老將軍官拜從二品定國將軍,比他如今的位置稍微高一階,並無爵位在身,在權貴遍地的京城,算不得頂頂顯赫。
穆忠愛兵如子,用兵如神,軍紀嚴明,運籌帷幄,縱橫沙場半生,鮮少敗績,中年之後更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有東黎第一悍將之稱。
當初穆忠通敵的訊息一傳回京中,皇上當即龍顏大怒,一日之間連下三道聖旨,將穆忠押解回京受審,進京次日便定了罪,滿門抄斬,焉知這其中沒有對穆氏兵權在握、功高震主的忌憚?
身為忠良之後,穆清淮不敢對朝廷有怨言,但夜深人靜之時,面對著祖先牌位,他難免會有心灰意冷之感。
「蘭舟,咱們回豐城吧。我想院子裡那棵桂花樹了,那年你做的桂花糕,像極了我娘當年的手藝,我想今年秋天,能再吃上一塊熱乎乎的桂花糕。」
他眯著眸子,語聲緩緩,眉眼間不復意氣風發,只有說不出的頹喪寥落。
葉蘭舟沉默了會兒,才道:「你如今大勝回朝,乃是有功之臣,皇上不可能放你離朝的。」
皇上即便對他們的能力感到忌憚,生怕他們有功高震主的一天,也絕對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發落他們。
如今的皇上,只會給他們高官厚祿,讓天下人都知道,皇上是賞罰分明、厚待功臣的明君聖主。如此一來,才能激勵更多有識之士、有能之士為國效力。
真要是這個時候準了穆清淮和葉蘭舟辭官還鄉,天下人必定會詬病皇上兔死狗烹、鳥盡弓藏,誰還敢為國效命呢?
穆清淮擰著眉頭,沉思許久,才嘆了口氣,道:「總算你如今借著重傷殘廢一事激流勇退,且你又是女子,皇上對你不會諸多芥蒂。」
葉蘭舟沒接話,垂著眉眼,心情有些沉重。
自古伴君如伴虎,很多事不必親身經歷,歷史就已經證明過無數回了。
片刻,她忽然抬眼看向穆清淮,問道:「穆清淮,你是將門之後,家訓便是忠君愛國、平定邊疆,你當真想清楚了,要就此隱退嗎?」
穆清淮苦笑了聲:「眼下這幾年,我在朝中還能安穩度日,可往後,說不準啊!我是將門之後不假,為保護百姓血灑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