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之中。正有一盒子的救心丸。
刑警還特地帶了一瓶子的救心丸回來,藥瓶拿在手中。我更加確定洛牧師的藥瓶是被人調了包。救心丸的藥瓶和洛牧師箱底用來裝毒藥的瓶子大小和形狀完全一樣,除了上面的包裝。
用來裝毒藥的瓶子似乎浸過水,上面的紙質標籤已經脫落了。被調包之後,洛牧師一發病,他就會著急地從箱底掏出藥瓶進行服藥,那個時候,洛牧師是不可能去分辨瓶子有沒有問題的。
而且,按照兇手精於計算的心思,他不可能沒有想到假如洛牧師真的發現藥瓶有問題的情況。所以,我能大膽地推測,洛牧師原來用來裝救心丸的藥瓶,上面的標籤也已經脫落了,兇手是真的仿造出了一個一模一樣的藥瓶來。最新章節已更新
並且,我取了幾顆救心丸出來並進行仔細地觀察,這種救心丸的大小和形狀。都與洛牧師服用的毒藥驚人的相似。瓶子一樣,藥丸又一樣,洛牧師在發病的時候,情況緊急,藥被調包,用宗教人的話來說,這注定了他要回歸上帝的擁抱。
而兇手掉換藥瓶的目的也值得思考。兇手並不是將藥丸換了,而是將整個藥瓶換了,很明顯,兇手不想讓警方查到洛牧師有心臟病,因為,如果只掉換了藥丸,瓶子內部會有救心丸的藥物殘留。如果警方查到洛牧師有心臟病,藥物被調包的事情就瞞不住,從而自殺的假象也瞞不住大家了。所以,兇手把整個藥瓶都掉換了。
這一分析有事實能夠證明。洛牧師患有心臟病,正常情況下,他的家裡應該要有診斷的病例,可是,警方和我搜查了洛牧師的整個家都沒有發現,教堂是洛牧師最常待的地方,那裡也理該放置一些救命的藥才對,可同樣,我們也沒能找到。
很明顯,兇手把這一切都給拿走了,目的很簡單,他就是要警方猜不到洛牧師的死,是因為藥被調包了。這和兇手不僅換藥。而且換了新藥瓶的目的一致。
可是,兇手終究百密一疏,有很多事情,兇手也沒有辦法控制。人體畢竟不是蛇蟻蟲,吞服那種毒藥之後,毒發的時間也會因為人體的差異而不同。洛牧師在服用毒藥之後,或許是因為心理作用,身體和心理得到了段時間的恢復,正是因為如此,他又習慣性地將藥瓶塞回到了行李箱的箱底。
如果洛牧師死前來不及將藥瓶塞回箱底,沒有人會去猜想洛牧師是因為藥被人調了包才死的。洛牧師對自己的病進行了保密,教徒和教眾都不知道他患有心臟病,所以,如果藥瓶很隨意地掉落在賓館的床上或者地上,所有人都會認為洛牧師是畏罪自殺了。
“排查所有與洛牧師認識的人,特別是關係非常密切,能進出洛牧師家中的人。”片刻的思考之後,我對那名彙報的刑警說道。沈承給我安排了適當的警力,他離開前交待過,所以刑警立刻按照我的吩咐去做了。
根據種種的推測和線索,我已經分析出了兇手的大致特徵。
首先,兇手受過中高等的教育,並具備豐富和專業的物理學知識,當然,這種專業知識也可能來源於自學。這讓我聯絡到了洛牧師家中的那麼多物理學著作,可以說,殺人的方式不止一種,兇手用物理學的方法殺人,顯得有些麻煩。
但是,對於兇手來說,麻煩也是有好處的,因為洛牧師也喜歡研究物理學。一旦警方調查出兇手的殺人方法,那麼嫌疑自然而然就轉移到了洛牧師的身上。也就是說,兇手深知洛牧師喜歡研究物理學。
普通陌生人不太可能會知道,熟人犯案的可能性比較大。
其次,爆炸案發生的時候,兇手在洛牧師的家中。我已經將洛牧師是兇手的可能性排除,原因是兇手不可能將那麼多犯罪的證據,包括物理殺人的計算過程等留在自己的家中。爆炸案發生的時候,兇手絕對在用遠距離聚光鏡進行聚光,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