耙?
都說先入為主的印象最重要。
林雨,崔宣慶互相比較,李世民對林雨的熟悉程度,肯定要比崔宣慶要深的多。
怎麼說,林雨也在皇宮中住了幾個月,而且,小兕子天天在他耳邊唸叨,李世民想要不熟悉都難。
雖然李世民很是惱怒林雨搶了小兕子的喜愛,但是,李世民也不得不承認,林雨是有功於皇室,有功於大唐。
李世民根本就不信什麼,林雨是心懷不軌之人。
一個毫無根基的小子,你說他心懷不軌?
拿什麼不軌?
反倒是這些門閥世家,一個個想著什麼,李世民可是知道的。
爭天下來說,門閥世家的支援很重要。
但是,天下已平,門閥世家就不是很重要了,對大唐來說,慢慢的成為一個禍害。
李世民心中已經有了削弱門閥士族的想法,只不過,還未找到突破口。
原本,科舉制度是打擊門閥世家的好辦法。
可惜的是,科舉制度不完善,如今科舉制度已經被門閥士族給利用了,中舉的書生,不是門閥世家供讀出來的,就是門閥士族子弟自己人。
李世民也想要完善科舉制度,可是,想要完善科舉制度,是一件很難得事情。
科舉制度事關國家,一舉一動,可都是動搖國本的。
而且,要完善科舉制度,首先得想到一個好的完善方案。
李世民目前沒有想到完善科舉制度的辦法。
李世民只是皇帝,平天下他可以做到,但是,完善科舉制度的辦法,他就不一定想得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完善科舉制度,這需要群臣策勵。
可惜的是,如今朝堂之上的百官,一大半都是和門閥士族關聯極深。
這些既得利益者,就算有完善科舉制度的辦法,又豈會告訴李世民。
當然裝作不知,將科舉制度的漏洞給把持住,然後傳給子子孫孫。
想的有些遠了,現在回到甘露殿中。
李世民聽到林雨二字後,眼神中閃過一絲嘲弄,然後道。
“崔家小子,你是說,林雨這小子搶了你的人,就是圖謀不軌?”
李世民眼神中的嘲弄,就是對崔宣慶的不信。
崔宣慶看到李世民眼神中的嘲弄後,心一跳,感覺到一絲不妙。
崔宣慶也不是傻子,從李世民話中,聽出李世民對林雨似乎很熟悉,不然怎麼會稱呼林雨這小子。
顯然,從這個稱呼可以看出,是一種關係匪淺的表現。
皇宮中的事情,崔宣慶還是知道的不全面,不知道,林雨到底和李世民這一家有何等的關係。
不過,崔宣慶也是一個聰明人。
當知道李世民似乎很熟悉林雨後,當即換了一個說法道。
“回陛下,剛才臣說的那些,是臣的一些猜測。
這其中,也有可能是臣猜錯了。
也許,這其中有誤會在其中。”
崔宣慶反應能力很不錯,察覺不對後,立馬給自己留了一個退路。
:()我在大唐皇宮種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