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苦苦,比如,人間的生、老、病、死等八種根本痛苦,就屬於苦苦的範疇。
關於苦苦,《普賢上師言教》裡面講得很清楚,六道的每一道各自的苦苦,都分門別類地列舉得十分詳細,所以此處不再重複。
第二種,為變苦。
佛經當中關於變苦的定義,就是存在之時感覺不到是痛苦,但在它停止的時候,就會感覺到痛苦的感受。
變苦主要是在人道和天道。此處所說的天道,主要是指欲界的天道。
比如說,欲界的天人一般都身體健康,壽命很長,生活環境、生活條件也十分優越,還有一些神通,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就會覺得很幸福,但在這些所謂的“幸福”停止的時候,就會導致明顯而不堪忍受的痛苦。要知道,其中前面的幸福感和後面的巨大痛苦是有著一定關係的。
為什麼呢?我們可以打一個比方,一個自來就過著窮苦日子的人,即使遇到痛苦,也不會覺得有多麼難以承受,因為他已經過慣了苦日子;然而,對一個從小到大都很順利、很幸福的人來說,如果猛然間遇到同樣的困難,讓他從此以後去過與前者一樣的苦日子,即使這種痛苦是一樣的,但他們雙方的主觀感受卻是截然不同的——後者所感受到的痛苦要比前者大得多。
為何對待同樣的痛苦,卻會有不同的感受呢?就是因為後者已經養成了過好日子的習慣,所以一下子遇到痛苦,就會很不適應。正因為如此,所以釋迦牟尼佛認為,前面的幸福,也是一種痛苦。
既然如此,是不是在人的感受當中根本就不存在什麼快樂呢?《俱舍論》當中講過,佛並不否認存在有漏的快樂感受,但這些快樂,只是與苦苦比較而言的相對快樂,所以既是快樂,也是痛苦。
為什麼既是快樂,也是痛苦呢?從苦苦的角度而言,變苦就是快樂,比如,健康與生病比較起來,健康就是快樂,但從變苦的角度來說,它就是痛苦,因為一旦失去了健康,就會感覺到痛苦。凡夫所認為的幸福快樂,也是一種臨時性的短暫無常之法,由於會導致以後的痛苦,因而也是一種痛苦。
世間人想得都很簡單,認為只要不是苦苦,只要當時覺得幸福,就算不上是痛苦;然而,佛陀卻考慮得很周到、很全面,他告訴我們,只要是有漏的,即便是快樂的感受,也屬於痛苦。
痛苦的最後一種,是行苦。
此處所說的“行”,與“諸行無常”當中的“行”是一個意思,即指所有因緣而生、有因有果的法。所有的“行”,都是痛苦的。
佛經當中關於行苦的定義是:無論它存在還是消失,都不會覺得痛苦,但卻會引發其他的痛苦,因而稱之為行苦。
行苦主要存在於**和無**。**和無**的眾生,不會有很明顯的生、老、病、死之類的痛苦,以及健康、長壽之類的快樂。這種境遇,與它們的前世有關,因為投生到**和無**的因,就是一種禪定,而禪定本身,是很細微、很平靜的,所以在投生**和無**的時候,也不會有粗大的感受。雖然**和無**沒有痛苦快樂,但卻是無常的,所以,這兩界的眾生只會有行苦,而不會有苦苦和變苦。
總而言之,從三種痛苦的角度來看,三界六道都是充斥著痛苦的。
佛教既說有漏皆苦,同時又承認暫時的幸福,二者之間有沒有矛盾呢?並不矛盾,因為痛苦是絕對的,幸福卻是相對的。透過觀修有漏皆苦或輪迴痛苦,就會生起出離心。
(三)端正思想,消除極端
有些人在修輪迴痛苦的時候,會出一些問題。我遇到過這種陷入極端的人,他們在沒有觀修輪迴痛苦的時候,對生活、工作、世間法充滿了信心,感覺一切都是美好的,但在觀修輪迴痛苦以後,就萬念俱灰,覺得什麼都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