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造的深重罪惡,誠心懺悔,並立下堅定誓願:今後即使遇到生命危險,寧死也絕不造墮落地獄的惡業。一方面這樣懺前毖後,一方面對現在身陷地獄的有情生起強烈的悲心而發願:但願這些眾生當下從惡趣中解脫,發願自己將來成就之後要去這些地獄中救度那些我們過去生的父母。”
“為此,我們要好好修持菩提心,這是三世諸佛的修行精華,你當善思維修行之!”
菩提心的修法分三:一、菩提心的重要性;二、菩提心的基礎——四無量心的具體修法;三、菩提心的修法。
一、菩提心的重要性
發菩提心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所有生命都做過我們過去生的父母,所以修行應該為一切生命能夠究竟解脫而修;其次,假如為自己一個人念一句佛號,僅僅得到一分功德,假如為十個人念一句佛號,就得到十分功德,假如為天下無邊的生命念一句佛號,就可以得到無邊的功德,這樣修行的效率非常快;假如真實生起了菩提心,那麼自然罪障會很快清除。
菩提心的修法說起來十分簡單,但做起來卻是非常不容易的,它要求我們必須徹底放下自私的心。但是,從無始以來到現在,我們的自私心已經串習得太久太久,這個習氣對我們來說是根深蒂固、極其濃厚的。積重難返,想立即將其剷除,自然絕非易事。
但也不是沒有辦法,辦法就是先修慈悲心。我們為什麼那麼自私?歸根結底,就是因為沒有慈悲心,不為他人著想,一切的一切只是為自己打算。如果真正生起了比較強烈的慈悲心,菩提心也自然而然會大功告成,沒有那麼麻煩,沒有那麼困難。很多修法都是有訣竅的,掌握訣竅以後,就不那麼難了。如果沒有訣竅,讓你當機立斷地放下一切自私心,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利益眾生的事業當中,一般是不容易做到的。但是,無論有多大的難度,我們一定要去做。
菩提心為什麼那麼重要呢?因為,無論是修淨土宗或禪宗等大乘顯宗,還是修密宗,其出發點皆是菩提心,這是它們的共同基礎。
比如,唸佛人能否往生極樂世界,也要取決於他的目的。如果他認為輪迴很苦,不願意繼續輪轉其中,要到極樂世界去享受,那他往生的目的只是為了自己的享受,這就已經南轅北轍了,因為往生淨土也需要四個條件,既然其中的菩提心已經蕩然無存,又怎麼能夠往生呢?
禪宗講明心見性,為什麼要明心見性?明心見性以後要做什麼?其實,明心見性的最終目的還是要轉**、度眾生。如果沒有考慮度化眾生,僅僅為了脫自己的生死而希望大徹大悟,就不是大乘佛教裡的禪宗,只能是小乘法而已。
所以,一切的大乘法都需要以菩提心作為基礎,密宗當然也需要。沒有菩提心,所作所為的因從根本上就已經錯了。倘若因地不正,必使果招曲迂,所以一定要發菩提心。
真正發起無偽的菩提心,就會不講任何條件地付出一切。對菩薩的要求就是這樣:自你發心學大乘佛法以後,就不允許為自己打算。
有人會反問,我們現在都是普通的凡人,不為自己打算,自己的事情又怎麼辦呢?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明確地答覆:如果你放下自己的事情,一心一意地投入、無條件地付出,那麼,自己的事情就會自然而然地成辦,這毫無疑問。對此,有很多公案可以證明,歷代高僧大德的傳記無不是最佳的例證。所以,現在一定要發菩提心。
發菩提心是所有大乘佛教的基礎,不發菩提心就無法修大乘法。無論是大乘法或小乘法,在法的本體上是沒有太大差別的。
比如,念一句六字真言“嗡瑪呢巴美吽”,是大乘法,還是小乘法,或是密法呢?在它的本體——這六個字上面,並沒有大乘小乘的差別,那如何來區分大小乘呢?就是要看你